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福城网评|“湘”急而动 同守万家

作者:廖坤锐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28


同风雨,共应急。近日,湖南省工信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湖南省应急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重磅发布,提出到2027年全省应急装备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一纸蓝图,让“湖南制造”再度站上风口,也让“湘字号”应急装备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安全“守护神”。

以需求为令,锻造“硬核”新质生产力。湖南把“实战”二字写进每一台装备、每一道工艺:小到可折叠的生命探测雷达,大到能在百米水下作业的排涝机器人,再到“一键起飞”的复合翼无人机,处处体现“以用促研”。2023年,湖南应急装备产业总产值已突破700亿元,拥有多个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形成了从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到整机装备、系统集成的全链条布局。数据背后,是湖南把实验室搬到灾区现场、把生产线设在救援一线的执着——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之间搭起“双向奔赴”的快车道。

以场景为王,跑出“倍增”加速度。《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一核引领、多点突破”的应急装备产业体系,形成“3+N”示范工程:3个国家级综合应急装备示范基地,N个省级特色专业园区。目前,长沙“工程机械+应急”融合示范区已集聚三一、中联等龙头企业,株洲“航空+应急”集群让直升机、无人机成为“空中120”,衡阳“安全谷”则把传感器装进城市地下管网,实时守护城市“生命线”。更值得期待的是,湖南正依托北斗、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把“看得见的灾情”变成“算得准的预案”,让“单兵突进”升级为“系统作战”。

以开放为桥,擦亮“湘字号”金名片。湖南应急装备不仅在国内大显身手,更远赴土耳其地震、巴基斯坦洪灾等国际救援一线,“中国智造”一次次把生的希望带给世界,可谓“湘”当硬核、“湘”当有范。下一步,湖南将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建设“一带一路”应急装备海外仓,推动“湘品出海、湘技共享”,让“湘品”成为全球应急救援的“定心丸”,用湖南智慧、湖南速度、湖南担当,为世界写下新的“安全答案”。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从1998年抗洪的“血肉长城”,到今天“空天地一体”的智慧救援,三湘大地始终与家国同频、与时代共振。湖南以“三高四新”战略为牵引,把应急装备产业纳入全省11条重点产业链,当更多“湖南方案”奔赴全球灾区,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生动注脚。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唐思思

三审 | 黄华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