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苏仙区张家巷,75岁的邓玲香指尖在电子琴键上流淌出悠扬旋律;千里之外的重庆,女儿郭春红通过手机查看父母的实时活动数据,嘴角扬起安心的笑意;在郴州市康养中心,79岁的范培莲正陪着老伴散步,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他们身上——三个寻常的场景,勾勒出银发群体消费选择的新轮廓。
在郴州,从智慧设备到兴趣课堂,从诗意旅途到医养机构,银发群体的消费选择正突破“柴米油盐”的传统边界,延伸出科技守护的安全感、精神丰盈的获得感、专业照护的幸福感,绘就了“老有所安、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幸福图景,也让郴州的银发经济在多元需求的驱动下焕发更加蓬勃的生机。
智慧养老:银发消费新选择
“有了AI辅助康养传感器,我可以放心在外地旅游。”7月28日,正在重庆游玩的郭春红滑动手机屏幕,看着父母的实时活动数据笑意盈盈。
一周前,郭春红为家中添置的4台AI辅助康养传感器,是当下郴州银发消费市场的“新宠儿”——这类兼具实用性与科技感的适老产品,正成为老年家庭消费的新选择。
郭春红的消费决策源于现实需求:父亲已年过九旬,母亲患有糖尿病且曾多次晕倒,工作忙碌的她始终牵挂不已。“花几千块钱买份安心,值!”她口中的传感器能精准监测跌倒、坠床等风险,还能生成健康报告,这类精准对接养老需求的产品,正撬动银发消费市场的新潜力。据了解,该设备单户安装率在郴州老年家庭中逐月攀升,成为子女尽孝的“消费新标配”。
在郴州,银发消费的“科技清单”正不断拉长。由郴州超龄宝贝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推出的适老产品矩阵,已覆盖从智能监测到适老改造的全链条:生命监测床垫、一键呼救手环等智能设备持续热销,防滑地板改造、智能卫浴安装等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五成。“老年家庭消费不再只盯着保健品,而是更愿为安全、舒适买单。”该公司负责人刘思邑坦言。
银发消费市场的火热,离不开政策对消费潜力的释放。郴州在全省率先落地《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惠老”工作实施细则》,创新建立“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家庭出一点”的三方共担机制,大幅降低了家庭负担。政府补贴撬动企业让利,企业让利激发家庭消费意愿,形成“政策引导—市场供给—家庭消费”的良性循环。
从“舍得花”到“花得值”,银发消费的升级背后是养老观念的转变。如今,在郴州的老旧小区里,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悄然“上岗”,用科技温度守护“老有所居、居有所安”的幸福。
精神需求:银发消费再升级
7月25日,家住市城区张家巷的75岁居民邓玲香指尖在电子琴键上跃动,额角汗珠遮不住眼中光亮。为圆音乐梦,她报名老干部大学课程,还花2000多元购琴,让晚年沉浸在旋律中。这笔为爱好的投入,正是银发群体精神消费升级的写照。
郴州市老干部大学里,“精神消费”场景处处可见。47个专业涵盖书法、AI绘画、短视频制作等,7000多名学员中多数报了两门以上课程。老人们用行动证明,为热爱付费已是银发消费的重要选择。
郴州青少年宫的老年班同样活力满满。今年5月开设的8门课程,涵盖模特、舞蹈、黄梅戏等,仅一周就吸引200多人报名。除了180元的学费,老人们还自愿花费数百到上千元购置服装、道具,只为在课堂上绽放更自信的光彩。对他们而言,这些消费不是负担,而是通往精神满足的“通行证”。
精神需求的满足,还延伸到了远方的旅途。退休3年的53岁匡桂红刚和闺蜜结束赣州自驾游,晒得微黑的脸上带着旅途的倦意,却掩不住眼里的亮。聊起这一路的花费,她爽朗地笑起来:“这钱该花!”在她看来,退休后的乐趣就该跳出柴米油盐,藏在旅途自由里。
“我们每个月接待的老年游客超过了500人。”湖南海外旅游快乐行国际旅行社销售经理蒋雄介绍,针对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旅行社特意设计了差异化线路——既有注重体验的精品游,也有性价比突出的经济游。数据显示,这些老年游客的人均消费已超过3000元。“老人们愿意为舒适又有意义的旅程掏钱,说到底,是在为精神世界的丰盈做投资。”
本地景区的“银发友好”举措,为这份消费热情提供了更通畅的释放出口。东江湖、飞天山等11家景区推出的“银发专享”政策颇具诚意:65周岁以上老人免门票,70周岁以上不仅免票,更涵盖景区交通;今年全新发布的5条旅居康养线路,巧妙串联起温泉疗愈、红色研学等特色资源,仅上半年就接待银发游客超20万人次。老人们的踊跃参与,正是用消费为心仪生活投票的鲜明表达。
如今,老年人消费清单里“精神需求”的权重正在持续攀升。这些消费跳出衣食住行的物质边界,指向更深层的渴望——在学习新技能中重拾价值,在结交同好中收获共鸣,在探索世界中丰盈内心。
医养结合:银发消费“花得值”
“幸好这里离医院近,要不然我老伴指不定会出什么意外。”郴州市康养中心内,79岁的范培莲提起老伴的中风病史,眼眶微红却难掩安心。2023年,老伴因三次中风入住后,日常医护照护与“近在咫尺”的安全感,让她觉得为医养服务付费“花得值”。
在银发经济版图中,“为安心付费”正成为老年消费的重要指向。郴州市康养中心自2022年开业以来,凭借“医养结合”优势吸引220余名老人入住,年龄最大102岁,最小57岁,70%超过80岁。人均每月4000元费用涵盖伙食、护理与医疗,因为紧邻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院,通过玻璃连廊实现“无缝衔接”,构建起“医、护、康、养、文、娱”六位一体服务体系,让家属和老人都认可这份消费的价值。
“现在每天早上有护士量血压、测血糖,我终于能睡安稳觉了。”范培莲的话道出许多老人的心声。86岁的黄剑平与老伴均有基础疾病,选择在此养老,正是看重“离医院近、有医生盯着”。“儿女工作忙,住这儿他们也放心。”这种医疗与养老深度融合的模式,让“小病能处理、大病易转诊”,让消费有了明确价值落点。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活得长,更要活得好。”郴州市康养中心主任朱艳槐说。中心每日安排活动、每周开展健康教育、每月举办大型活动,配合定期查房与义诊,让老人在健康照护之外,精神需求也得到满足。每月三四千元的费用,由此超越“服务费”范畴,成为“有尊严、有质量晚年”的“保障金”。
这样的消费逻辑也体现在北湖区福至康养中心。位于下湄桥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北院区的北湖区福至康养中心,现入住了100余位老人,平均年龄超73岁,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失能或半失能群体,人均月消费约3500元。郴州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谢晓兰介绍,该中心提供日常照护、医疗查房及康复护理等服务,并与医院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可保障老人突发疾病时得到快速救治。86岁的汤孟湘奶奶因患轻微老年痴呆,曾多次烧糊锅具、走失甚至跌倒,自中心成立时便入住,至今已两年多。她坦言:“住着舒心又安心,比在家里单打独斗强多了。”
从康养中心到养老院,医养结合机构的受欢迎,折射出银发经济中“功能性消费”的升级。老人们为专业照护、医疗保障、精神慰藉买单,本质是为“有安全感的晚年”投资。每月数千元能换来“生活有照护、疾病有救治、精神有寄托”,这样的消费早已超越金钱本身,成为银发群体对美好生活最实在的追求。
从智慧养老的安全感,到精神需求的获得感,再到医养结合的幸福感,郴州银发群体的“颐养密码”,正藏在这些细微而温暖的日常里。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唐思思
三审 | 黄华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