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郴新潮工作室 | 绿色消费成新风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婧雯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03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绿色低碳理念不光写在纸上,更走进了消费者心中。有意识地选购节能电器、吃有机农产品、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如今,绿色消费正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也以“含绿量”带动发展“含金量”。

绿色消费融入日常

“以旧换新消费券在网上也能用,我看一级能效的挺划算的。”今年,家住骆仙西路的市民雷女士搬进新家,一口气把冰箱、空调、洗衣机都“升级”成了一级能效。

雷女士的体验,不少郴州人都有“同款”。借以旧换新政策“东风”,家里“换新”时,绿色产品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今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在家电领域,通过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和标准供给的协同配合,消费者购买的家电产品中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已经占到了90%以上。

新能源汽车也得到了更多市民偏爱。

仅今年4月的2025郴州春季车展上,成交的1144台新车中,有336台是新能源车型,销量占比近三成。

现场下单购入比亚迪秦的刘先生算了一笔账:国补2万元、厂补3000元,还免购置税,加上充电成本低。“性价比太高了!”他说。

除了家电、车辆这样的大宗消费,绿色消费也融入不少市民的日常。

“自带杯不光环保,店里还有优惠,我顺路过来也很方便。”带上自己的保温杯出门,去某连锁咖啡店“打”咖啡,成了市民小黄的习惯。

出行方面,不少年轻人也青睐更环保的公共交通。

早上7点50分,市民小陈准时出现在五岭广场的公交站台。“早上上班我不管开车还是坐公交,时间其实差不多。但公交有优惠的时候才0.2元一次,就算没优惠也只要2元。这比加油便宜多了。”小陈说。

从购买节能产品、选择绿色出行,到买二手、剩菜打包、购买可循环使用的商品……如今,消费者的选择显然更“绿意盎然”了。

生产追逐“含绿量”

除了消费理念更新,绿色消费蓬勃发展,也需实打实的绿色生产作支撑。

在提升“含绿量”带动发展“含金量”这一块,郴州人“有点东西”。

一种“郴州产”的波纹管,原材料是竹子。

在湖南协成管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竹子经过基础复合、机械剥离、混料、造粒、混炼、塑化、热压成型等多道工序后,“变身”成一根根不同规格大小的竹基复合管道。

以竹代塑,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轻质、抗腐蚀、强度高,且绿色可再生。时至今日,协成管业产出的竹基复合材料波纹管已占据全国超过43%的细分市场。

无独有偶,万华生态新材料(郴州)有限公司生产的无醛竹芯刨花板,也深受市场欢迎。

这里,主动攻克技术难关,将竹刨花、竹粉等材料重组,热压成板,使竹材利用率由30%提升至90%。

绿色产品还有很多。如今,随着绿色消费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也带动着以企业为主体的生产端向绿色转型。

绿色蔬菜,也越来越受市场欢迎。今年7月29日,农业农村部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农产品消费相关情况时提到,去年绿色食品销售额6097.8亿元,带动农产品生产向标准化、绿色化、优质化稳步迈进。

郴州也不例外。大湾区市场上,在育苗期就全程使用有机肥的香芋南瓜,也来自郴州。

今年5月,苏仙区许家洞镇太和村的郴州市丰丰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里,4万余株香芋南瓜苗被移栽入土。在这个合作社成功通过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生产基地认定后,种植的蔬菜可避免多重检测,直通大湾区“餐桌”。

当然,绿色好产品,今后还可以更多一点。

打破“知易行难”困境

推动绿色消费从理念到行动、到实实在在的市场行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看到过用循环材料做的杯子,感觉绿色环保,很想买一个。但普通塑料杯确实更有性价比,最后我可能买的还是普通杯子。”市民小黄坦言。

的确,对一部分消费者来说,绿色环保只是“加分项”,考虑更多的还是质量、价格。当前,绿色产品在不少消费者心中,仍有价格偏高、样式较少的障碍。

对此,我们可以鼓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增设智能化、节能化生产线,推动绿色产品增供给、降成本。也可以充分利用AI技术等,以大项目、大企业为试点,推动企业节能降碳、产业链向“绿”升级,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绿色发展底座。

打破绿色消费“知易行难”困境,也可以通过政策精准引导,提高绿色消费积极性,培育绿色消费大市场。

“今年以旧换新有补贴,我把旧空调换成了一级能效的。在实体店一台两千多的空调,便宜了470多元。”市民王女士找出购物小票,笑着说。

这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当前,以旧换新政策中,家电按能效分级补贴,一级补20%、二级补15%,实现精准引导,消费者做起选择题来,自然难度降低。

我们也可以通过建立个体碳账户,实行碳积分兑换等激励机制,鼓励绿色消费行为。如让郴州市民凭公交出行、旧物回收等绿色行为积累碳积分,并兑换公交优惠券、绿色商品优惠券等权益。

这方面,早有“他山之石”:2021年,衢州市就开启了碳账户体系改革。碳账户将绿色出行、节水节电、垃圾分类等绿色生活减碳量核算为个人碳积分,可用于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等低碳生活场景。

一审 | 曹琛
二审 | 黄慧
三审 | 肖勇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