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福城网评|教育援疆接力 传递民族团结情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芝娟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13


新疆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卡拉西小学的校园里,维吾尔族支教教师努尔夏提・夏热皮丁与妻子热依拉・艾比不力第三次暑期回母校支教,他们从受助少年成长为支教夫妻,用实际行动续写着一场跨越山海的接力。(8月13日《郴州日报》)

这段温暖的接力,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成长蜕变,更折射出教育援疆的深远意义和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教育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25年前,卡拉西小学的孩子们在黄沙土操场上奔跑,听着铁皮桶的闷响上下课。如今,湖南援疆郴州工作队的倾力投入,让这里旧貌换新颜:明亮的“湘疆”教学楼拔地而起,塑胶跑道、各类球场以及多媒体教室、专业功能室一应俱全。硬件改善是基础,更可贵的是湖南援疆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努尔夏提这样的少年懂得了“被照亮”之后要“去发光”。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身份转变,藏着最动人的传承。努尔夏提带着硕士学识回到母校,组建“石榴籽”社会实践队,让广东与新疆的大学生同吃同住、共备课程、携手育人。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眼界与信念:诗词课里藏着文化根脉,普通话推广架起沟通桥梁,各族孩子共绘的“家乡新貌”画卷上,杏花与芙蓉花共沐阳光。这种“双向奔赴”的支教,让民族团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更化作孩子们笔下的色彩、课堂上的欢笑、生活中的互助。正如努尔夏提所说:“支教不只是教知识,更是要让孩子们知道,民族之间没有距离。”这种心与心的贴近,正是民族团结最坚实的基石。

从湖南援疆工作队的倾情投入,到努尔夏提夫妇的接续奋斗,再到“石榴籽”社会实践队里各族青年的热情参与,都诠释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当越来越多的“努尔夏提”们行动起来,民族团结的种子便会在天山南北、五湖四海破土生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中,结出更丰硕的果实。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陈红军

三审 | 肖勇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