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洒满嘉禾县的乡间小路,村民们登上崭新的新能源公交车,平稳舒适的旅程让他们笑意盈盈:“现在去县城又快又便宜,这新车坐着就是舒坦。”这温暖一幕,正是嘉禾县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结出的民生硕果。(8月13日《郴州日报》一文《嘉禾城乡客运搭起民心幸福线》)
AI图片
此次改革以系统性思维重塑城乡交通格局:以新能源纯电车全面替代传统车辆,让绿色出行成为城乡流动的主色调;打破个体挂靠的“散兵模式”,推行公车公营的集约化管理,从根源上终结线路乱象与安全隐忧;科学织密交通网络,线路从15条拓展至40条城乡干线与52条赶集支线,10个乡镇的“赶集公交”精准对接赶集时间与线路,让农产品流通与村民赶集搭上“准时车”;坚守公益底色,票价直降33.3%,全县域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每年为群众省下1500余万元;以“校园公交”定制服务守护成长路,早晚接送与假期直达双管齐下,为3000余名学生筑牢安全屏障;两座“城市客厅”驿站配备空调、休息座椅、书报架等设施,集购票、候乘、旅游咨询、公益宣传于一体,更添服务暖意。
这场改革的深层价值,早已超越交通范畴,并在示范引领中愈发清晰。作为湖南改革“先行者”,嘉禾率先完成“国省双示范”创建,并将改革的实惠落实到群众的实际生活中。新能源车队的驰骋,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城乡末梢的生动实践,尾气减排的数字背后,是天空更蓝、空气更清的生态福祉;公车公营的规范化运作,不仅让候车时间从“未知数”变为“时刻表”,更以统一服务标准消弭了城乡出行的品质鸿沟;赶集公交的“点线串联”,让乡村集市成为激活消费的“微枢纽”,田间地头的新鲜蔬果借此走进县城餐桌;老人免费乘车的暖心举措、校园公交的安全守护、“城市客厅”驿站的暖心服务,更在细微处彰显民生温度,让每个群体都能共享发展红利。
嘉禾的实践印证着一个朴素真理:民生福祉往往藏在柴米油盐的细节里,落在出行往来的路途上。城乡客运的“小改革”,改的是车辆与线路,聚的是民心与合力,最终通向的是城乡融合的“大幸福”。这不仅是交通模式的升级,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象化——当每一条公交线路都连着民心所向,每一次车轮转动都载着民生期盼,改革便有了最坚实的根基,幸福也便有了最真切的模样。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陈红军
三审 | 肖勇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