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烟叶生产收购站点秩序井然(何禹军 摄)
今年初以来,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严格落实“交烟预约到小时”制度,进一步完善“线下提前公示、线上精准预约、专业化运输到站”的精准预约交售模式;根据辖区内各村组烟农的合同种植产量、分级进度、交售意愿、实际需求和路况信息,拟定并公示年度烟叶交售预安排,精准调度多型号专业化运输车辆;依托“福城烟云”微信公众号,通过云端技术实现对烟农“点对点”精准发送预约交售信息,确保烟农交烟等候时间控制在2小时以内。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升级后的精准预约模式既保障了烟农有序交售,又不误农时,还促进了烟农之间的和谐。很多烟农朋友形象地称之为‘不等不乱、源源不断’。”桂阳县烟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邓林才介绍。
和平烟叶生产收购点的“女子分级队”(廖建忠 摄)
眼下,走进桂阳县各烟叶生产收购站点,一捆捆金黄的烟叶被送进分拣区,初检区的“女子分级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结合烟区实际,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关注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就业问题,从专业化分级队员中择优选用组成“女子分级队”。她们经过培训,凭借熟练的分级技术实现就近务工,在家门口增收。
“我在烟草站务工已经好几年了,每年烟叶收购季节都能赚上一笔可观收入。”东成烟叶生产收购点女子分级队员雷灵笑着说,“大家分工合作,相处得很融洽。感谢烟叶产业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就业机会。”今年,像雷灵这样的“金叶娘子军”,在桂阳县61条烟叶收购线上共有402名。
方元烟叶生产收购点负责人检查已入库烟叶质量(史纯华 摄)
在提升前端服务质量的同时,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还着力推动收购线全流程减工降本、提质增效。在专业化分级环节,各站点将分级台面改进为筛网镂空结构,前移非烟物质控制关口;通过科学布局126处专业化分级场所、启用28个站点收购仓库,优选分级队员、规范作业流程,实现精分快分、提质提纯。此外,今年全面实行电子预检封签管理,同步推进精准测产到户,进一步夯实收购基础。
工作人员进行烟叶评级(史纯华 摄)
在评级环节,各站点坚持封闭式评级,实行评级员在各磅组间不定期轮换交流制度,确保评级员“只认烟、不认人”,有效防范“人情烟”“面子烟”等“蝇贪微腐”问题。在过磅环节,将原有人工司磅改为无人自动过磅,采用固定式磅秤,配合芯片等级牌与感应扫描仪,实现等级、重量同步确定,系统录入和信息公示同步进行,以阳光收购保障烟农舒心交售。流程优化后,各收购磅组岗位由“四员”精简为“三员”,在人员减少的情况下,收购效率反而较改造前提升了2倍。
桂阳县素有“全国著名烟仓”之称,烟叶产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桂阳县持续抓好烟叶产业规模发展、质量提升和基础保障,不断擦亮“桂阳金叶”品牌。目前,全县18个烟叶生产收购站、28个收购点已全面开秤。
洋市镇“95后”烟农交售烟叶(邓凯元 摄)
今年,桂阳县预计收购烟叶65.6万担,预计实现烟叶税2.5亿元,烟农售烟总收入预计达12.78亿元,户均收入约12.51万元。烟草部门将坚持标准、加强管理、优化服务,平稳有序推进烤烟收购工作,力争在9月30日前完成全年收购任务。
“我们将锚定烟草农业现代化方向,立足烟区实际,紧盯基层基础,强化创新创造,坚持‘苦干、实干、巧干’,做到‘精准、精细、精益’,持续优化流程、提升效能,以更高效优质的服务增强烟农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桂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党组书记、局长、经理邓小强表示。
(编辑:张倩佳 二审:陶子瑶 三审:刘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