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让郴州的山水,成为孩子成长的年轮

作者:冯泽宇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26


家长分享:冯泽宇(湖南一师第二附小冯之惟家长)     

大家好!我是参赛选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学生冯之惟的父亲,我叫冯泽宇,非常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跟大家分享孩子的参赛经历与收获。

郴州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这里有我童年最鲜活的回忆。今年五一,是我第一次带之惟回来,恰逢“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这段经历成了孩子成长的珍贵印记。

这场赛事最动人的是敞开的姿态,在线投稿的方式更让参与变得简单——关注公众号、点投稿入口、传作品,几步就能完成。不管是本地孩子还是之惟这样的“小客人”,都能轻松参与,用自己的视角对话这片土地。刚到郴州,之惟还是“走马观花”的心态游郴州。可是参赛以后,他有了明显的改变。我看见他蹲在老松树前抚摸树皮纹路,对着松塔小声琢磨“种子,要攒多少力气,才能顶开硬壳”。这种自然萌发的兴趣,正是大赛的珍贵之处——不给孩子设限,却让他们发现“原来我能写”。

赛事搭建的网络、报纸、作品集等多样化展示平台,让孩子尝到了“被看见”的甜。当他看见自己的文字出现在“郴州观察”公众号时,高兴得跳起来。网络上大家热情的点赞,让他第一次明白了“我的文字能被看见”。现在放学路上,他总拉着同学讲“老家郴州的故事”,甚至开始给各种征文投稿了。这种自豪,成了他想写更多、写更好作品的动力。

以前写作文,他总要问“要写多少字”;这次为了取材,我带着他来郴州重走我小时候走过的路,他成了“小问号”,追着问长辈与城市的故事。他前前后后写了好几稿,最后确定写苏仙岭,还兴高采烈地跟我说,“想写松树,但不能只写松树”。这话让我心头一亮——这不是课堂上的作文技巧,是他在探索和发现中得出来的感悟,是大赛让这片山水、这些故事在他心里扎了根,成为他成长中珍贵的养分。

最后,衷心感谢组委会搭建这样好的平台,让孩子在郴州山水间爱上写作,更让他们在被看见、被滋养中,慢慢成长。相信这段经历会像苏仙岭老松树的年轮一样,永远刻在孩子的成长记忆里。

谢谢大家!

一审 | 曹琛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