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郴州日报社举办的“郴山郴水郴情”文学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意义深远。大赛共收到约一万名作者的投稿,不仅有郴州本地青少年踊跃参与,更吸引了众多身处外省乃至海外的与郴州有缘之士积极来稿。这既体现出活动本身的影响力大,也印证了郴州日益扩大的文化魅力和美誉度。
翻阅大赛优秀作品选集《只此郴州少年心》,我不禁为这么多年轻人热爱文学、书写家乡而感动和振奋。我想特别对青少年学生说,请继续保持对文学的热爱,但也要警惕人工智能写作带来的冲击。尤其是DeepSeek等工具流行以来,有人误以为写作将被AI取代,作家行业将消失。我们要相信,人工智能永远是工具,而写作是属人的事业。作家之所以写作,是为了表达自我、沟通心灵。正如我们不能让完全仿真的高智能机器人替我们吃饭一样,写作的本质无法被替代。
古人说,修辞立其成。这部优秀作品集最打动人的,正是字里行间洋溢的真诚文风。在创作分享环节,六位作者的代表作品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学课。它们的优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文字朴实而富有力量,返璞归真最见功力,也是文风的至高境界;二是叙事写景真实动人,无论故事还是风物皆鲜活可感;三是情感抒发真切自然,实现了内心真实与表达真实的统一,尤为难得。
例如,中学生雷惠雅通过濂溪书院和《爱莲说》挖掘传统思想的当代意义,展现出不俗的思考深度;小学生周俞希以童趣盎然的解说员视角,分四站介绍心目中的郴州,语言活泼、充满纯真;武正源的《郴州“峰”景,镌刻足迹》是一篇成熟优雅的散文,情真意切;黄之乐的《郴州印象》从“郴”字破题,纵览山水人文,若再增加个性化细节将更显独特;卢裕睿以“福城守护者”写出几代公安人的坚守与成长,将郴州比作“被悠悠时光揉皱又抚平的蓝布”,意象新奇,温暖动人;颜子舜则通过书法研习与教学,书写与郴州水乳交融的情缘,文字朴拙见真情。
此次文学大赛在郴州文学史、文化史上将产生深远影响。以一城之名,动员广大青少年书写家乡,实属难得。尽管这次活动有不少成年人参加,但是我相信这一次的文学大赛对参赛者来说,在他的人生之路上将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也许,从这一次获奖的作者队伍当中将会诞生了不起的作家,我祝福所有参赛的小作家们。
一审 | 曹琛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刘红亮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