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为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支撑。《论三农工作》这部专题文集,收入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文稿61篇。习近平同志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并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党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领导始终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坚实基座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兴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这是《论三农工作》开篇即明确的主题,“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从《土地改革法》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三权分置”重大改革思想提出到党的十八大以来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始终把“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作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压舱石”。因此,要始终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县乡村三级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都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科学方法,严格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对“三农”工作制定的方针、政策,从讲政治的高度看“三农”、抓“三农”,把主要精力放在“三农”工作上,做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真正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抓落实的行动优势,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思想解放始终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思想解放的强大力量。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发表,开启了第一次思想大解放序幕,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打破了“姓社还是姓资”的意识形态禁锢,再一次解放了生产力。通过精准扶贫这一思想的大转变,改变了以前扶贫大水漫灌的方式,使我们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是源于思想的解放。要通过解放思想来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工作不够细化,不清楚乡村振兴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等问题,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对乡村振兴的长期性、系统性、差异化的认识,把干部群众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造性地解决“三农”发展遇到的新问题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方法上来,建立健全工作落实机制,促进把从先进地区学习到的好的思路、想法转变为结合本地实际的做法,推动干部群众敢想敢做敢为,夯实乡村振兴推进的思想基础。
产业发展始终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本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不论是群众增收、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还是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始终绕不开一个“钱”字。资金从哪来,归根结底是要发展产业,以产业发展作为支撑。一是要做大做强现有产业,如宜章县目前29.7万亩脐橙、6.6万亩茶叶、4.8万亩烤烟等已经成为支柱农业产业,是“有奔头的产业”,但在产业规模、带动能力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要继续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让更多的农户参与到产业的种植管理、务工就业中来,从而实现增收致富。二是要加大培育引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企业力度,农业仅仅靠“土里刨食”是做不成大产业的,需要在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方面加大对相关技术、企业的培育、引进力度,深挖农产品的附加值。三是要拓展丰富农产品销售的途径和方式,农产品销售是卡住农业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一个关卡。要破开农产品销售难的限制,需要在培育、引进专业的销售企业,构建新型产品销售队伍、加强农村电商配送体系建设,提供销售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四是要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据各村不同的自然条件、资源要素、产业优势等,深入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途径,构建市场化、产业化的收益分配机制,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人才培育始终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障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实现乡村振兴,推动广大人才向广阔乡村、基层一线汇聚是关键,要积极推动破解农村人才“引不来、育不强、留不住、用不好”等现实问题。一是县级要积极搭建人才培育平台,推动县级层面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对接,深化校县协作;二是要加大农业专家、农业专技人才的引进力度,真正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三是要继续推进基层干部群众思想的变革,基层干部是带路人、领头雁,要通过组织基层干部走出去看、去学,拓宽思路、格局,更新发展观念,真正使乡村干部树立乡村振兴的信心、决心,能够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夯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人才基础。
(作者周露系中共宜章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
一审 | 龙琦钰 见习编辑 胡云可
二审 | 朱俊铃
三审 | 周喜林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