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福城网评 | 别让城市“声音”滞后于时代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明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18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请自觉佩戴口罩……”近日,记者乘坐20路公交车时,这句熟悉的疫情防控宣传语再次传入耳中。此时距离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已近3年,这样的“过时之声”仍在城市公共空间回荡,令人五味杂陈。公交车作为城市的“移动窗口”,商业广告能及时更新迭代,关乎公共体验的宣传语却被长期忽视,这一现象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深思。

过时宣传语的“顽固留存”,首先源于行业主体的责任漠视。公交公司作为运营方,对商业广告的投放与更换往往有着严格的时间规划和利益考量,毕竟广告收入直接关联经济效益。可对于公益性质的宣传语,却缺乏相应的更新机制。在他们眼中,这些宣传语似乎只要一经设置,便可“一劳永逸”,既无需投入成本维护,也不必顾虑是否与当下社会语境脱节。这种重商业利益、轻公共服务的态度,使得本应传递时代温度的宣传语,沦为了无人问津的“时代遗留物”。

主管部门的监管失察,同样是过时宣传语泛滥的重要推手。城市公共交通的宣传内容,本应在主管部门的统筹管理下,与城市发展节奏同频共振。然而现实中,部分主管部门对公交宣传语的管理多停留在初始审核阶段,后续的动态监管严重缺位。既没有建立定期排查机制,也未畅通公众反馈渠道,导致这些与当下社会脱节的宣传语,在监管的“盲区”里肆意传播,损害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形象。

更值得警惕的是,社会层面的“集体麻木”,为过时宣传语的留存提供了“温床”。3年来,无数乘客在公交车上听到这句宣传语,多数人虽有违和感,却选择了“沉默”——有人觉得“事不关己”,没必要较真;有人认为“说了也没用”,干脆视而不见。这种“见怪不怪”的心态,让本可通过公众监督及时纠正的问题,逐渐演变成了“合理存在”的常态,最终形成“无人质疑、无人整改”的恶性循环。

事实上,清理过时宣传语绝非小题大做,而是关乎城市形象与公共服务质量的大事。城市的宣传语,是城市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直观体现,既传递着政策导向,也承载着市民的情感共鸣。疫情防控宣传语在特定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社会已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些过时内容不仅无法再产生积极价值,反而会让市民产生“时空错位”的割裂感,甚至质疑城市管理的效率与温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合力、精准发力。公交公司应树立“公共服务无小事”的理念,建立宣传语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对车内播报、车身标语等内容进行排查,及时淘汰过时信息;主管部门要主动扛起监管责任,将宣传语管理纳入常态化考核,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倒逼运营方落实更新要求,同时开通线上线下反馈渠道,鼓励市民参与监督;而作为城市的一份子,我们也应摒弃“麻木心态”,遇到过时宣传语时主动发声,以个体力量推动公共服务的优化。

城市的进步,藏在每一个细微之处。一句及时更新的宣传语,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折射出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彰显对市民需求的精准回应。别让过时宣传语成为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及时清理这些“时代杂音”,才能让城市的“声音”真正跟上时代步伐,传递出更具温度与活力的时代脉搏。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编辑 胡云可
二审 | 肖珂雯
三审 | 肖勇

编辑:张倩佳 见习编辑 胡云可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