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苏仙岭下读好书丨从《大外交》中汲取外事工作的智慧力量

作者: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24


作为青年外事干部,我们常面临“如何看清国际格局”“如何应对复杂博弈”“如何践行外交使命”的困惑,而《大外交》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理解国际政治、提升履职能力的大门。

走进《大外交》:一位战略家与一部外交“教科书”

提到《大外交》,就绕不开它的作者——亨利·基辛格。这位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经验的外交家,人生轨迹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现代外交史。1923年,基辛格出生于德国,纳粹时期的流亡经历让他早早体会到权力博弈的残酷;移民美国后,他在哈佛大学深耕欧洲外交史,博士论文《重建的世界》为“均势理论”打下基础;后来担任尼克松政府国务卿,他主导“穿梭外交”,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促成中东停火,用实际行动将理论转化为破解复杂局面的方案。正是这种“学者+实践者”的双重身份,让他的著作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温度。

《大外交》这部书,以“均势”为核心线索,串联起从17世纪欧洲到20世纪冷战的四百年外交史。它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解读国际政治的底层逻辑。从1815年维也纳体系如何通过大国协商维持欧洲和平,到冷战时期美苏“恐怖平衡”如何避免全面战争,再到中美关系正常化背后的战略考量,基辛格用细腻的笔触,把复杂的外交博弈拆解成可理解的逻辑链条。书中那句“外交的本质是在没有明确答案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更是道破了外交工作的核心挑战,让我们明白,优秀的外交不是“选最优解”,而是“在复杂中找平衡、在不确定中求突破”。

为何推荐《大外交》?青年外事干部的“刚需书单”

帮我们补全“国际视野的拼图”

刚接触外事工作时,常局限于具体事务,对“事件背后的格局”缺乏认知。而《大外交》用四百年历史为我们搭建了“时空坐标系”,让我们明白,今天的中美博弈、周边合作,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相似的逻辑——比如当前的区域合作,可借鉴维也纳体系“协商而非对抗”的思路;大国竞合,能参考冷战时期“平衡而非零和”的智慧。这种纵深视野,是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关键。

给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参考”

不同于纯学术著作,《大外交》里满是基辛格的实战经验:如何用“秘密访华”打破中美僵局,如何在中东战乱中通过“多轮协商”促成停火。这些案例让我们看到,外交不是“空谈原则”,而是“灵活应变”——既要坚守核心利益,又要懂得换位思考;既要讲清立场,又要找到双方的“利益交汇点”。对缺乏实战经验的我们来说,这些案例就是最生动的“教学案例”。

助我们锤炼“战略思维的能力”

青年干部容易陷入“就事论事”的误区,而《大外交》反复强调“战略的长远性”。基辛格在分析美苏关系时,不纠结于单次谈判的输赢,而是关注“如何构建长期稳定的平衡”;在推动中美建交时,不局限于短期利益,而是着眼于“改变全球格局”。这种“跳出当下看长远”的思维,正是我们应对当前复杂国际形势的核心能力,比如在处理经贸摩擦、网络外交等问题时,既要解决眼前矛盾,更要布局长期合作。

结合外事实际:从书中智慧到工作实践

培养“历史纵深思维”,不做“短视的执行者”

《大外交》中维也纳体系有这样的启示,19世纪欧洲大国通过“定期协商”建立信任,而非只看单次利益。去年我国在与某周边国家合作谈判时,对方因短期利益摇摆不定,我们一度陷入僵局。后来我们提议建立“季度沟通机制”,既回应对方短期关切,又通过长期互动稳定合作预期,最终推动谈判落地。这让我明白,外交外事工作不是“一锤子买卖”,用历史经验预判趋势、设计长效机制,才能让合作走得更远。

锤炼“务实平衡能力”,不做“极端的理想者”

当前中美关系复杂,我们常面临“如何把握竞合分寸”的难题。《大外交》中基辛格处理美苏关系的思路给了我启发,他既不回避美苏意识形态差异,也不放弃在核控、经贸等领域的合作。落实到工作中,就是在涉美事务中,既要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对损害我国主权的行为亮明立场;又要主动寻找合作空间,比如在气候治理、公共卫生等全球议题上推动对话。这种“不偏不倚、务实灵活”的态度,正是应对大国博弈的关键。

坚守“底线思维+灵活策略”,不做“僵化的教条者”

《大外交》中有一个关于“缓冲地带”的思路,基辛格曾通过弱小国家的中立地位平衡大国关系。现在的外交外事工作早已超越传统领域,网络安全、数字经济等新议题不断涌现。去年的一场数字治理国际论坛,部分国家提出的规则明显偏向西方,我们若直接反对,容易陷入孤立;若盲目妥协,又会损害我国企业利益。这时我们提出“基于共同利益的折中方案”——既认可数字主权原则,又主张在数据安全、跨境流动等领域制定阶段性规则,最终推动论坛达成共识。这让我体会到,外交外事工作的灵活,不是无底线妥协,而是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解”。

新时代的外交外事工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外交》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历史知识和理论框架,更是一种“在复杂中找方向、在变局中守初心”的能力。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当以书中智慧为指引,既抬头看国际格局,又低头干具体实事,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合作的实践中,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外交答卷!

(作者张博系市委办公室外事港澳科科长、一级主任科员)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

一审 | 段王洁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段王洁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