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精神文明创建·文明家庭丨湖南省“文明家庭”陈娜家庭:平凡日子里的温暖坚守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翔 见习记者 彭嘉玲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9-25


在郴州,有这样一个满溢温情与担当的家庭:妻子陈娜是郴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白衣战士”,荣获“郴州市最美巾帼奋斗者”等多项荣誉;丈夫张冰是市公安局北湖分局经侦大队的“钢铁卫士”,多次获评“优秀公务员”并荣记“三等功”。这对医警夫妻,既在岗位上守护一方平安健康,更以“夫妻和睦、孝老爱亲、示范教子”的行动,书写新时代文明家庭的答卷。

换位思考,以理解筑牢婚姻根基

陈娜与张冰的婚姻,是“忙碌”与“体谅”的双向奔赴。作为医护人员,陈娜曾在急诊ICU一线坚守多年,调至创建办后仍常加班到深夜。身为民警,张冰的审讯工作动辄数小时,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夫妻俩甚至连续四年因工作错过回安徽老家过年。

疫情来袭时的并肩,更让两人读懂彼此的责任。买好回乡车票,却因新冠疫情毅然退掉。陈娜第一时间递请战书:“医疗前线是战场,疫情面前我们是战士!”成为医院隔离区首批14名医护人员之一。为方便穿防护服、防交叉感染,她剪掉齐腰长发,在隔离区奋战11昼夜,护理18名确诊患者,最长8小时不进食饮水,还化身“心理疏导师”安抚患者。而张冰的一句“这是职责与使命,我和孩子等你凯旋”,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生活小摩擦也因“换位思考”化为温情。一次,陈娜让刚结束审讯的张冰取快递,疲惫的张冰拒绝后,她起初委屈:“我跑了一天比你坐着累!”但转念想到丈夫的辛劳,便体谅其不易。夫妻俩定下“不吵隔夜架、不记过去仇、不冷战”的约定,再忙也当天化解矛盾,用理解守住婚姻温度。

悉心照料,用真心诠释家庭温情

陈娜的家是温馨的六口之家,张冰来自安徽池州,婚后定居郴州,陈娜的父母也从安徽赶来帮忙,一家三代互帮互助,暖意融融。2023年,婆婆确诊糖尿病,陈娜便成了婆婆的“专属护理员”。

从2023年8月起,她每天雷打不动为婆婆打4次胰岛素:清晨空腹第一针、中午下班进门先打针、下午上班前2时15分准时注射、傍晚到家第一事仍是打针。半年后婆婆要回安徽,她花一周时间手把手教婆婆操作,从剂量调节到注射部位选择,细致得如同对待患者。后来婆婆虽能自行注射,但肚子布满针眼,陈娜每次回老家,都会主动帮婆婆在胳膊上注射,减轻她的疼痛。

2023年11月,家庭遭遇“健康危机”:婆婆糖尿病加重、张冰痔疮手术、小女儿急性肠炎,三人分别在三家医院治疗、输液。那段时间,陈娜每天在医院间奔波,清晨给婆婆和张冰送早餐,中午赶回家做糖尿病餐、流食餐给两人送去,期间还要带小女儿去输液,傍晚照料三人,脚步从未停歇。婆婆看着她忙碌的身影,红着眼眶说:“你嫁到我们家是福气,却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陈娜总笑着安慰:“一家人就该互相照顾。”这份真心,让这个大家庭充满了温情。

言传身教,以家风培育优秀子女

“父母的行业是教育子女”,陈娜和张冰深谙此理,他们以自身言行作表率,夫妻俩从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闲暇时陪孩子阅读、下棋、运动,还约定与大儿子轮流洗碗,培养其责任感。

为激励孩子养成好习惯,他们创新设置“家庭激励奖金”:按时起床、整理内务等可获奖励,而非直接给零花钱。在这样的教育下,大儿子从小展现出优秀的品格与能力——5岁学跳棋,仅数月就获全省比赛第八名,次年逆袭夺魁;转攻象棋后,再次斩获全省冠军。更难得的是,孩子懂孝老,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这是家风最好的传承。

从夫妻间的相互体谅,到对长辈的悉心照料,再到对子女的示范教育,没有惊天事迹,却在平凡中显担当。陈娜家庭用责任守岗位、真心暖家人、行动传家风,诠释“文明家庭”真谛,为郴州添满温情与正能量。

一审 | 谢莉娜 见习编辑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谢莉娜 见习编辑 余丞林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