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郴州人的朋友圈,掀起了一股“足球热”。
尤其是“湘超”联赛郴州队主场赢球那天,无论是平日分享养生贴士的长辈,还是晒加班动态的上班族,都在转发同一张照片:上演“帽子戏法”的王博在球场上张开双臂狂奔,球衣上“郴州”二字闪闪发亮。评论区里,有人感慨“这场球看得嗓子都喊哑了”。足球,正以一种久违的热情,融入这座城市的日常。
受关注的不只王博,第二轮对阵长沙队的雨战中,场地异常湿滑,面对长沙队前锋的多次射门,郴州队的门将刘翔像弹簧般飞身而起,单掌将球托出横梁。那一刻,全场观众的欢呼几乎要震散雨帘。
或许有人会问:不过是一场足球赛,何以让整座城市如此沸腾?说到底,郴州人追捧的并非遥不可及的“明星”,而是鲜活可感的“自己人”。他们不是高高在上的偶像,而是那个在巷子里追着球跑的邻家男孩,是加班后仍在球场练到天黑的普通人。这种触手可及的亲切感,让人们心生共鸣:“他能做到,或许我也可以。”
已经有家长在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孩子潜移默化的改变:从前放学后总抱着手机沉迷游戏,如今每天拉着父亲去小区操场练足球。一次“湘超”联赛的举办,几个身边“足球明星”的闪光,正悄悄改变一群孩子的课余时光。
赛场之外的变化同样令人欣喜。从前体育中心周边夜晚冷清,如今比赛日路边支起了各式摊位:卖各种餐饮零食的、卖球衣的、画脸彩绘的。这种热闹劲儿,让整座城市都鲜活了起来。
其实,郴州人对王博、刘翔的追捧,并不是简单的对“球星”的崇拜。他们身上闪耀的,何尝不是每一个郴州人骨子里的韧劲?那是泥地上光脚追球的少年对梦想的执着,是工厂质检员下班后仍在球场加练的坚持,更是无数普通人在岗位上默默耕耘的缩影——教师在讲台前书写春秋,工匠在车间里打磨精度,创业者在晨曦中奔波忙碌……他们或许没有聚光灯的照耀,却都在用“不放弃”的姿态,为自己的生活、为这座城市的明天拼尽全力。
“湘超”明星球员被追捧的意义,就在于他们让“平凡人也能创造不凡”的信念照进现实,让“为家乡而战”的情怀凝聚成集体共鸣。一座城市的进步,并不只是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更是无数个体把“我”活成“我们”的过程。这种情感联结让体育不再是孤立的赛事,而成为激活文化认同的“催化剂”、促进社会融合的“黏合剂”、驱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
或许未来,“湘超”联赛的热度会有起伏,球员们的足球生涯也有起落,但这份因足球而生的热血与信念,早已融入郴州的街头巷尾,化作推动城市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毕竟,一座有精神的城市,永远不会缺少向上生长的力量。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刘小飞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