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油茶飘香。10月22日,永兴县便江街道塘下村的油茶林中,村民李永红背着竹篓,正忙着采收茶籽。一双勤劳的手摘下沉甸甸的油茶果,仿佛握住了整个秋天的馈赠。“今年雨水足,这40多亩油茶就是我的‘绿色银行’,丰收在望!”李永红笑呵呵地说。
作为全国油茶重点示范县,永兴县紧紧围绕粮油安全与乡村振兴目标,构建起“扩规模、重培育、创品牌、增效益”的油茶全链条发展体系,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该县制定《2018—2025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累计争取资金1.4亿元,完成油茶新植5.3万亩、低产林改造4.7万亩。2025年,该县资金投放更趋精准:安排7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1250亩低产林改造,按每亩500元至1000元标准进行补贴;投入600万元实施2万亩幼林抚育,亩均补贴300元;拨付100万元建设400亩机械化示范基地,提升生产效率;落实132万元为11万亩油茶林投保,筑牢产业风险防线。
在科技引领方面,该县与省林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油茶良种7个,建成采穗圃50亩、繁育基地70亩,年培育优质种苗能力显著提升。通过技术培训,该县累计培育骨干人才140人,打造百亩以上标准化示范基地18个,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技术升级。金龟镇山下村创新推行“合作社+林户”经营模式,流转林地200亩,带动30余户林农年均增收1.5万元,其中5户脱贫户实现稳定就业,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双赢。
目前,永兴县已培育油茶专业种植企业15家、专业合作社28家、50亩以上种植大户128户,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中南苗圃年培育良种壮苗超100万株,为产业提供优质种苗保障;天堂山2.859万亩、源和油茶1.49万亩两个万亩示范基地,连同9个千亩基地,共同构建起“万亩引领、千亩带动”的规模化种植矩阵,推动产业向集约化方向迈进。
面对全县77家油茶加工企业中,小作坊占比高、加工水平偏低的现状,永兴县大力推进加工环节改造升级,延伸产业价值链。全县逐步将小型毛油作坊压缩至50家以内,“土茶油”占比降至40%以下。目前,源和、泰宇等4家现代加工企业已配备自动化生产线,2023年实现茶油产量1208吨、茶粕1.1万吨、茶皂素560吨,精深加工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全链条协同发力,永兴县正将油茶产业打造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2024年,全县油茶林种植面积达70.85万亩,年产油茶籽5.2万吨,综合产值突破25.69亿元。漫山“金果”,已成为群众增收、产业提质的“幸福密码”。
一审 | 谢莉娜 见习生 胡云可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陈莉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