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芙蓉国评论丨“链”兴三湘业,力筑新高地

作者:谢馨莹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0-22


10月16日,湖南省委财经委员会在娄底召开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现场观摩会,以娄底硅钢——“三电”产业链实践为缩影,为全省构建“4×4”现代化产业体系校准路径。从湘中娄底的硅钢产能突破,到长株潭的轨道交通集群,再到湘南湘西的新材料布局,湖南正以产业链为纽带,串联全域优势,闯出一条“以链聚势、以链强产、以链兴省”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筑牢根基。

以点带面、展优势,“链”动全域构筑新格局。单打独斗难成势,湖南致力于打破市域行政壁垒,将各地产业优势嵌入全省产业链图谱,形成“一市一特色、全域一盘棋”的协同格局。例如,娄底立足钢铁根基,聚焦硅钢核心产能突破,实现硅钢产量居全国第四,70%基板本地转化,成为全省新能源装备的“原料粮仓”;长株潭依托轨交、航天基础,吸引200余家配套企业集聚,带动全省轨交装备产值占全国近1/3;湘南湘西发挥资源禀赋,深耕新兴材料,为全省新能源、电子信息链提供关键原材料支撑。如今,湖南13条重点产业链已实现市域全覆盖,各地通过“产业链联盟”“飞地经济”等模式深化协作:娄底硅钢直供株洲新能源车企,湘潭电机铁芯配套长沙储能项目,衡阳特高压设备组件输送至岳阳石化,形成“上游在湘南、中游在长株潭、下游辐射全省”的产业闭环,让湖南从“产业单点优势”迈向“全域集群优势”。

重规律、破难题,“链”强根基彰显硬实力。抓产业链建设,既要“有干劲”,更要“讲方法”。湖南始终坚持以正确政绩观为指引,不盲目追求“短平快”,将“遵循客观规律”与“问题导向”贯穿产业链发展全过程。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布局创新平台,组建10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0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针对“卡脖子”技术开展长期攻关。面对痛点,湖南精准施策:解决“厂房荒”问题,统筹资源新建近百万平方米标准厂房;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推出适配金融产品,形成“产品+服务+机制”的立体解决方案;破除要素配置低效,建立“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将土地、能耗向优势产业链项目倾斜。目前,全省开发区产业链项目亩均税收较普通项目高32%。始终坚持“尊重规律、靶向破题”的思路,使湖南产业链发展既“走得快”,更“走得稳”。

聚合力、强服务,“链”优生态激活强势能。生态优是产业链“开枝散叶、硕果累累”的关键。湖南深谙“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齐抓共管”的聚合效应,构建起“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的服务生态:鼓励龙头企业“打头阵”,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联盟”整合资源;出台《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重点产业链实行“链长+行长+校长+会长”四长联动机制,省领导牵头包联产业链,协调解决土地、能源、审批等难题;设立200亿元先进制造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推进“数字产业链”建设,建成5G基站16万个,实现重点产业链园区5G网络全覆盖;建设“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原材料供应、产能利用情况,提升调度效率。“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同频共振,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中实现全方位“保驾护航”,为湖南产业升级注入可持续的强劲势能。

从娄底硅钢突破产能瓶颈,到全域织就产业协同闭环;从核心技术攻坚突破,到服务生态持续优化,湖南以产业链为脉络,正将“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蓝图转化为实景。全省各级各部门锚定目标不松劲,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与紧迫感推进重点产业倍增、抓实产业链建设。随着比学赶超热潮持续涌动,这份实干劲头定能推动湖南在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路上行稳致远,领航未来。

一审 | 谢莉娜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陈莉

编辑:谢莉娜 见习生 余丞林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