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芙蓉国评论 | 在基层丈量“孝亲敬老”的温度

作者:范贇杰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0-30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回望历史长河,“孝”字如清澈的河溪,滋养着民族的根系,从王祥卧冰求鲤鱼、黄香扇枕温衾的先民口传,到如今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深深融入银发一族的日常点滴,绘就出一幅幅绚丽的晚年生活画卷,当这个承载着尊老敬老深厚情感的节日来临,大家不应只将目光投向商场里的节日礼品或朋友圈的温馨祝福,更应深深望向中国社会治理的最末端——基层。在这里,“孝亲敬老”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为了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具体而微的行动,成为衡量传统美德与民生服务的“温度计”。

基层敬老践于行,敬老之雨浸乡土。重阳节的核心是“敬老”,一个社会对待老年的温度,往往也代表着一个社会文明的尺度。在广袤的城乡基层,这一传统美德有着最朴实无华的表达。它或是乡村干部通过上门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践真行,或是通过邀请父老乡亲观看一场乡村演出守真意,或是通过平时下到基层的一句亲切慰问写真情。这些看似琐碎的举动,构成了基层尊老敬老最坚实的基础,基层干部就像秋阳一般通过这一件件实事、一次次帮扶、一遍遍付出,慢慢捂热群众的心,把广大群众的信任果实晒熟、晒透。基层,作为与老年人生活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空间,是检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一理想能否落地的试金石。节日期间的走访慰问、文艺汇演,其意义不仅在于一时的热闹,更在于营造一种持续性的美德传递,让敬老之雨在寻常巷陌、田间地头生根发芽。

基层应老细于微,亲老之风暖银发。当前我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而这一挑战的压力首先传导至基层。乡镇卫生院里,诊台前的医护人员正为老人量血压、询冷暖,眉宇间尽是专注与关怀。村间小道上,志愿者正带着一群稚嫩孩童歌舞,脸蛋上全是灿烂与幸福。农户家中,村镇干部为耄耋长者送上敬老慰问金与热气腾腾的大锅菜宴,心中满是欣慰与安详。这一代老年人的身上浓缩着民族的奋斗史,浓缩着时代的发展史,他们理应共享时代的红利,感受全社会的温柔以待,而重阳节则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了基层在养老服务供给上的努力与用心,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基层干部在工作的细枝末节中下足功夫。应对老龄化就是要求干部铆足劲钻研社会服务与支持体系,推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深度融合……竭尽所能为老人创造条件;当细微的务实行动与亲老的情感投入交织在一起,便汇聚成一股和煦的暖风,轻轻吹拂着银发年华。

基层政策落于实,爱老之声传万家。养老政策、社会保障装的是岁月的重量,递的是人间的温度,织的是日常的关爱,这些养老政策、保障体系,最终需要通过基层这根“针”来穿起千家万户的“线”。而广大党员干部就应该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责任担当,以“步步向上,永不止步”的精神意志去攀民生改善的高峰、登乡村振兴的高地。重阳节期间的集中活动,正是了解民情、倾听民意、检验政策成效的绝佳时机。基层干部应当借此机会,真正走进老人家中,坐在老人炕头,听听他们的急难愁盼,这样国家政策的温度才能真正传递到每一位老人的心中。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黄慧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段王洁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