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背包里的“光”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卫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1-07


“咔嚓!你已登上湖南头条。”“这是属于你的新闻封面!”“郴州记者天团,今日C位出道。”11月7日,“逐光2025”郴州市庆祝第26个记者节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中,媒体记者们在创意展板前打卡留念,定格属于自己的节日瞬间。

人群中,郴州日报社记者陈哲君格外亮眼。身着笔挺西装的他,精神抖擞,肩上依然背着那个沉甸甸的黑色背包。在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这位2025年度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依然保持着随时出发的状态。

“相机、镜头、闪光灯……加起来得有10多公斤。”陈哲君细数着背包里的物件。作为时政摄影记者,他的行囊就是一座移动的工作站,除了日常采访必备装备,还有备用电池、移动硬盘这些“老伙计”。即使今天作为获奖者参加活动,他依然全副武装,只为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翻开背包的夹层,里面还塞着一件衣服和一双袜子。“一是背包重,出汗多了能替换,二是随时做好外出采访甚至留宿的准备。”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是资兴抗洪救灾现场汗透的衬衣,是无数个接令即行的奔赴,也是新闻人“永远在路上”的真实写照。

记者过节,新闻却不放假。不远处,郴州日报社记者黄婧雯背着一个轻便的帆布包穿梭在会场。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包,却像一个百宝箱:纸、笔、伞、充电宝、创可贴、藿香正气水等实用物品一应俱全。她记得,有次下乡采访,正是这几瓶藿香正气水,缓解了村民的中暑症状。

为了完成现场报道,黄婧雯只能在会议间隙与同行互道“节日快乐”。只见她挎着包迅速完成采访后,找了个角落拿出笔记本电脑,立即进入写稿状态。“记者这一行,说走就走。轻装,才能更快抵达、更专注倾听。”她笑着说。

在全媒体时代,记者们的行囊也更加丰富。自拍杆、收音器、反光板,甚至还有补充能量的士力架、御寒的暖宝宝……五花八门的“秘密武器”从各式背包里亮相。它们见证过无数现场,也总能在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

活动现场,省、市、县级媒体的优秀作品集中展示,年度郴州市十大新闻事件等同步发布。不少记者一边参会,一边工作。他们有的举起自拍杆录制Vlog,有的用手机现场剪辑视频并及时回传。

“如果不做记者,你会做什么?”面对这个问题,黄婧雯思索片刻后说:“也许会是一名旅游博主,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听不同的人间故事。”记者何尝不是一种更深度的“旅行”?他们背着行囊,穿越风雪、走过灯火、深入人群,抵达的不只是风景,而是时代的脉搏;记录的不只是事件,更是人民的心声。

而陈哲君的背包里,装着的又何止是设备?那里藏着他从校园时期被一个镜头点燃的梦想,有实习时在现实与理想间的迷茫与坚持,有第一次敲开采访对象门时的勇气,更有在每一个无声现场寻找真相的执着。那里,装着不灭的初心微光。

“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这句新闻圈的经典话语,在活动中有了新的注脚。记者的职业生涯就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旅行,那些或沉重或轻便的背包,装着的不仅是工具,更是使命的象征——见证真实,记录时代,传递声音。

在这个属于他们的节日里,记者们依旧整装待发,随时准备奔赴下一个现场。因为,他们永远在路上。

(编辑:邓金秋 二审:黄慧 三审:邓函夏)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