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郴州矿山的绿色新答卷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婧雯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1-11


“生产型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获评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

日前,在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郴州专场上,郴州的绿色成绩单让人眼前一亮。

有色金属之乡郴州,曾经因矿而兴,矿业经济一度占全市GDP“半壁江山”,可粗放式开采,也带来生态之困。

这些年,郴州变了。

郴州拿出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积极探索构建“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发展格局,推行“源头治矿—综合治理—有效开发”模式,将矿山数量从2006年底的1147个优化到现在的240个,全市砂石土类采矿权由整顿前的265家减少到77家。

矿权优化,只是第一步。这些年,郴州也在优化矿区生态环境上持续发力。

曾经的五盖山,矿渣倾倒,原本的郁郁丛林裸露着一道道“伤痕”,敲响了生态警钟,郴州意识到,矿业绿色转型刻不容缓。

通过四年的探索与实践,五盖山成功研发出紫薇生态修复铅锌矿区废弃地造林技术,生态修复成效显著,有效治理了粗放发展带来的“后遗症”,为经济高速发展后的生态补偿提供了成功的“郴州实践”。

处暑过后,五盖山苍翠的林海中,一片片紫薇在风中摇曳。这片青山,早就成了市民心中的避暑胜地。

北湖区新田岭钨矿,则选择了另一种“科技赋能”的方式——在尾矿库和排土场上“种太阳”。

这里,湖南省首个“光伏+绿色矿山”项目已并网发电。一排排深蓝的光伏板整齐排列,覆盖了曾经裸露的黄土,也源源不断地输出绿色电能。每年,可产出4000余万千瓦时绿电,节省标准煤1.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43万吨。大家还在光伏板下种上草皮、农作物,又养起家禽,让土地焕发新的生机。

郴州矿山的绿色变化,还藏在更深的肌理中。

向“废”水要资源,柿竹园公司的井下废水循环利用、选厂废水分级利用和尾水处理系统“上线”,以新型选矿药剂替代活性炭,废水循环利用率超90%,年减排悬浮物75.6吨;

实施应用尾砂充填新技术,将尾砂胶凝材料制作成纳米环保水泥等基建材料,固废排放量大幅降低……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

柿竹园公司的“微生物修复+植物固土”技术,也让历史遗留废弃地“披绿生金”,废石边坡也被重新唤醒。在柿竹园矿区附近工作、生活数十年,市民李女士亲眼看着环境一点点变好。“以前一刮风,矿区就尘土飞扬。现在开窗见景,像公园。”矿地和谐的韵律在这里生动演绎。

这样的国家级绿色矿山,郴州已建成16家,另有省级绿色矿山73家,数量持续位居全省首位。

如今,郴州更为绿色矿山插上科技的翅膀,以实际行动促推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新田岭钨业公司里,“剩下”的尾矿砂浆,能被湖南华晟创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吃干榨净”——“吃”第一遍,尾矿被分为微粉、骨料等;再“吃”一遍,水泥混合材料从中诞生。

柿竹园公司里,科研人员联合高校团队,探索“南岭成矿带复杂钨锡资源选冶联合清洁提取技术”,攻克微细粒钨锡浮选回收、中低品位混合精矿加压浸出等行业性难题,实现钨回收率提升3个百分点、锡首次有价回收及冶炼能耗降低20%以上。

安能旗胜“锂矿资源无尾化利用”、湖南大中赫“锂渣无害化综合提锂”已完成中试验证,尾渣的利用率达到80%以上,伴生的铋、磷等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一点点丰满了产业协同发展的羽翼。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这些年来,郴州小步快跑,持续突破,将一个个“绊脚石”转化为前进的“踏脚石”,靠着一股子韧劲,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到每一寸土地,绘就出一幅独具郴州风韵的“绿色画卷”。

一审:谢莉娜

二审:黄慧

三审:李造雄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