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福城网评 | AI版“狼来了”需警惕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慧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1-12


近日,一则由12岁孩童用AI炮制的“流浪汉闯入家门”图片,在广州番禺某小区业主群掀起轩然大波,直至真相大白方知是一场虚惊。这场闹剧并非孤例,从广州番禺某小区的虚惊一场到安徽铜陵的连夜出警,源自社交媒体的AI整蛊风潮正以惊人的速度跨境传播,将虚拟的恶作剧演变成真实的社会资源浪费。

这类AI整蛊之所以能轻易扰动社区安宁,根源在于其操作门槛的极低与视觉效果的极真。用户只需上传一张家居照片,输入简单指令,几秒内便可生成足以乱真的“犯罪现场”。这种技术简单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模糊了娱乐与违法的边界——当青少年将AI视为博取流量的玩具时,往往忽略了其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后果。

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这类行为正在侵蚀社会信任的基础。每一次虚假警报,不仅消耗有限的公共安全资源,更在无形中削弱了公众对紧急事件的敏感度。当“狼来了”的故事在AI时代重演,真正的危机可能在众人的怀疑中被忽视。

从法律视角看,国内外已有多起案例表明,AI整蛊绝非“无害的玩笑”。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谎报警情可处5至10日拘留及500元罚款;浙江嘉兴男子因AI伪造寻人启事被行拘就是前车之鉴。技术的“无罪”不能成为行为免责的借口,特别是当这种行为已经触及公共安全底线时。

面对这一治理难题,单纯的封堵已不足以应对。我们需要构建包含技术伦理、法律规范与公众教育的综合治理体系。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中,亟需加强AI素养培育,让他们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责任。正如专家所言,使用AI不仅是掌握工具,更要明晰其法律与伦理边界。

技术的进步不可阻挡,但如何引导技术向善,需要全社会共同思考。当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难以用肉眼甄别,培养技术使用的责任意识,建立对技术滥用的监督机制,或许是我们在这个虚实边界日益模糊的时代,必须筑起的思想防线。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

编辑:张倩佳 见习生 余丞林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