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正文
路遥的《人生》如同一扇开向黄土高原命运的大门,高加林——这位有才华、有抱负的农村知识青年,他的命运轨迹映照出无数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的灵魂。小说以改革开放初期的陕北高原为背景,围绕高加林的人生起伏展开:他从乡村教师岗位被村干部的儿子顶替,被迫回归土地;又在机缘下通过“关系”进入县城担任记者,才华得以施展;其间他放弃了农村姑娘刘巧珍质朴真挚的感情,选择了与城市姑娘黄亚萍展开一段精神上门当户对的恋爱;最终因“走后门”被举报,失去工作,重返农村,而此时巧珍早已嫁作人妇。高加林在城乡之间的几度徘徊,谱写了一曲理想与现实交织的命运交响。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感触最深的是高加林急于改变命运,却轻视了巧珍那份真挚的情感。这让我警醒:我们所服务的居民,同样面临着现实压力与内心期盼的拉扯。社区工作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的“事情解决”,更应看到人背后的情感与根基。德顺爷那句“你的根在土里”,不断提醒我去重视居民脚下最朴实的生活脉络。这本书给我的启发是,社区工作需要的正是这种“不离泥土”的长情与踏实。有时候,慢一点、深一点,远比盲目追逐“变化”更为重要——因为人心,需要揣在怀里,慢慢捂热。
主动作为显担当
书中的主人翁高加林才华横溢,能在篮球场上挥洒自如,也能在新闻报道中展现才华;志向高远,渴望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却在现实壁垒前屡屡受挫;向往更广阔的天地,却在得失之间难以抉择。他的挣扎让我深刻体会到,苦难如常,人生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在我工作的社区这片更为具象的“土地”上,每个失业人员、每个困难家庭都是现实中的“高加林”。他们或许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或许正在理想与现实间挣扎。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技能培训、就业信息推送、创业扶持等措施,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种主动作为的工作方法,不仅帮助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更让他们的个人奋斗与社区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
脚踏实地践初心
高加林重返土地后的转变,给了我很大启发。路遥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他从最初的不甘到最后的接纳,这个过程让我看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泥土中重新找到人生坐标的心路历程。特别是他在挑粪时遭遇熟人的那个场景,那份屈辱与自尊的交织,以及后来在劳动中获得的踏实感,都让我深刻认识到:生活不是一味向上攀爬,而是要学会在泥土中扎根。
这种扎根精神,正是我们社区工作者最需要秉持的工作态度。去年,我在走访时了解到一位独居老人因为腿脚不便,一直没能办理医保。看着老人焦急的神情,我立即上门收集材料,帮她把所有手续都办妥。当我把社保卡交到她手中时,老人紧紧握着我的手连声道谢。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群众利益无小事”这句话的分量。
日复一日地处理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我渐渐懂得了基层工作的真谛: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就像高加林最终理解的那样,把根深深扎进泥土,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在社区这个最贴近群众的地方,我们要用双脚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春风化雨润民心
高加林在人生十字路口面临的选择,让我思考良久:是留在县城与黄亚萍共赴前程,还是回归本真珍惜巧珍的深情?这种两难处境,何尝不是我们基层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有人为生计远走他乡,留下年迈的父母;有人为亲情留守故土,过着简单却温暖的生活。
每当协助居民做这些重大选择时,我总会想起童年时母亲常说的一句话:“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跟随母亲为贫困邻居送米送油,看到住在巷尾的李奶奶正就着咸菜喝稀粥。母亲一边帮她收拾屋子,一边轻声对我说出这句朴素却深刻的话。这句话一直指引着我的工作方向,让我明白社区工作不是简单地执行政策,而是要用心倾听每个居民的真实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居民需要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需要情感支持和人生指引。就像高加林最终明白的,最好的选择不是盲目追求高处,而是找到那条让内心安宁的道路。我们社区工作者要做的,就是用真诚的服务,帮助每个居民找到属于他们的“心安之处”。
凝心聚力筑和谐
最打动我的是高加林重回故土时,德顺爷爷说的那句“你的心可千万不能倒了”。这句话不仅温暖了高加林,也道出了基层工作的精髓——用温暖传递温暖,用感恩赢得信任。书中描写乡亲们对高加林的宽容,巧珍在他落魄时仍暗中相助的真情,都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在社区工作中,我们付出的每一份善意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回响。去年冬天,我们帮助一位单亲妈妈实现了再就业。令人感动的是,她现在成了社区志愿者,经常帮助其他困难家庭。她说:“当初你们帮助了我,现在我也要帮助别人。”这种爱的传递,让我深深体会到德顺爷爷那句话的深意。还有那些曾经接受过帮助的居民,总会用各种方式表达谢意:一个感激的眼神,一句暖心的话语,甚至是一封手写的感谢信。这些温暖的片段让我明白,基层工作不仅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传递人间真情。当我们用感恩的心对待居民时,收获的不仅是工作的成效,更是心灵的富足。
坚守平凡创非凡
合上书本,高加林的身影仍在眼前挥之不去。他的故事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是因为他展现了每个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追求,他的成长历程折射出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在社区工作的这些年来,我见证了太多“高加林”式的故事:下岗工人通过技能培训重拾自信,创业者在政策扶持下实现梦想,外来务工人员逐渐融入城市生活。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起点或终点,而在于过程中如何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坚韧。
正如德顺爷爷所说:“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高加林,也适用于我们每个基层工作者。在这片热土上,我们将继续守一方烟火,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
基层工作教会我们:最平凡的坚守,往往能书写最不平凡的人生;最朴素的付出,终将收获最温暖的回报。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实干和担当书写新时代的社区工作新篇章。
(作者田宛鹭系苏仙岭社区干部)
来源:苏仙岭下读好书
一审 | 谢莉娜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张明
三审 | 李造雄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