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正文
“当好人,用一颗心去唤醒另一颗心;做好事,用一群人去温暖另一群人;传播党的好声音,用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
2025年10月29日,在中国文明乡风大会的讲台上,“中国好人”、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谢运良的发言不仅引发强烈共鸣,也道出了宜章“好人精神”最动人的精神内核。
近年来,宜章县涌现“中国好人”9名、“湖南好人”31名,宜章县好人协会从2016年成立时仅有59名成员,到如今5.64万名会员遍布城乡,荣获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全省示范社会组织”等称号。
从单一的扶危济困,到融入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应急救灾的多元实践,宜章县用九年时间,将“好人之城”的蓝图变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现实。这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县城,正以“好人力量”为笔,绘就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壮美画卷。
凡人善举 微光成炬
11月12日,在湖南百捷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双手残疾的计件工欧美丽用小臂夹着笔,认真地登记工友的工作量。
1989年出生的欧美丽是宜章县梅田镇人,3岁时因意外致残。她身残志坚,坚持读完了初中。因家境困难,她渴望工作,却屡屡因残疾被拒。“双手都没了,还想来打工”,这句话曾深深刺痛她的心。
2017年10月,听说谢运良的企业接纳残疾人,欧美丽鼓起勇气走进百捷利。谢运良见她虽无双手,但手臂灵活、能写会算,便安排她当计件员。了解到她家中有两个孩子,谢运良还安排她的丈夫黄志文进厂工作。如今,黄志文已成为分纸机机长。
“以前住的房子漏雨,孩子一年吃不上一次肉。现在我们夫妻年收入超10万元,盖了新房,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欧美丽眼含热泪,“我珍惜这份工作,也想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在谢运良的支持下,欧美丽成立了“美丽助残小组”,带领12名残疾工友互助生产。她不仅教他们打包、点数,还用手势和口型帮助聋哑工友沟通,更以自己的经历鼓舞大家:“我们虽然残疾,但也能创造价值。”
“我第一次见到欧美丽时,她担心因残疾被拒绝入职,窘迫地将自己的双臂藏在身后。现在,工友们的工作量都要经她这个计件员的手。她不仅用自己的‘手’改变了家庭的境遇,还拉着残疾工友一起向前。”谢运良说,“什么是好人?哪怕你再平凡,只要你多干好事,多帮别人,就值得尊重。这些年,我们好人协会做得最多的,就是把大家伙心里头的善意一点点放大。”
2016年12月28日,宜章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共同发起成立宜章县好人协会,希望把散落的爱心力量汇聚起来,做更多的实事。它的诞生并非偶然,而是这片红色热土长期以来崇德向善民风的集中迸发。
如今,这张“好人网”已覆盖全县。好人协会构建了“县总会—乡镇分会—村级工作站”三级体系,下设31个企业分会、19个乡镇分会、270个村(社区)好人工作站,会员达5.64万名。这支“好人军团”坚持以心暖心、以爱传爱,让每一分微光点燃更多的光芒,照亮整座城。
制度护航 善行生根
11月底,宜章脐橙将进入摘果期。这些天,宜章县好人协会助农队队长邓婷忙着走访各脐橙果园,收集需要帮助销售脐橙的果农信息。
邓婷从事钢筋、水泥销售,她的父亲、表姑、姑父在2017年就加入了宜章县好人协会。父亲邓见万曾语重心长地对邓婷说:“我们年纪大了,年轻人是时候接过做好事的接力棒了。”受长辈感召,2022年,邓婷加入了宜章县好人协会。那年,邓婷种了200亩脐橙,她没有种植经验,周边果农手把手地教她。2023年,邓婷的脐橙基地丰收,多年经商积累的销售经验很快让她的脐橙售卖一空。但她却发现,许多果农“丰收即滞销”。
“果农教我种脐橙倾囊相授,我岂能对他们的困境坐视不理?”邓婷注册了“婷姐姐公益助农”抖音号和视频号,马不停蹄地在宜章果园、郴州超市和长沙、东莞的水果批发市场之间奔波,建了数个销售群、果农群,一边对接全国各地的水果经销商,一边通过直播义务为果农“带货”。2023年,邓婷帮助果农销售脐橙160余万斤。2024年,这个数字攀升到210余万斤。
宜章县好人协会凝聚了一批像谢运良、邓婷这样的爱心企业家,他们做好事不仅付出真心实意,还拿出真金白银。
宜章县思源实验学校毗邻县城主干道,周边有工业园和物流园,货车多,安全隐患大。2021年,谢运良捐资328万元建起人行天桥“吉兴桥”,实现人车分流。在他的带动下,好人协会会员接力捐建五座人行天桥。“好人桥”连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是人心。
如何让“好人好事”从一阵风变为常态?宜章的答案是:以制度保障善行,以文化塑造新风。
宜章将“好人之城”建设纳入县域发展战略,一任接着一任干;县财政每年安排340万元落实“礼遇十条”,营造“好人受尊重、好人有好报”的社会氛围;建成好人馆、好人街、好人主题公园,举办“好人春晚”“好人精神”研讨会,让“宜人宜章、向善向上”的风尚如春雨般润泽人心。
制度的根基,藏在每一份细致的档案里。在好人协会办公室,帮扶档案一人一册,详细记录着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致困原因、帮扶方式。从残疾人的技能短板到留守儿童的学习需求,从贫困学子的助学申请到患病村民的救助记录,字里行间写满了“精准滴灌”的用心。
怎样让帮扶更有效率?好人协会创新“五单”工作法:项目制单、需求点单、工作派单、服务接单、群众评单,实现高效闭环;推行“一月一主题、一会一品牌、一站一亮点”,确保志愿服务精准对接、善行有章可循。
好人力量 构筑幸福
11月12日,一场涉案120余万元的货款债务纠纷,在宜章县好人协会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达成和解。
这样的义务调解,调委会主任欧多炎一年处理上百起。他曾任26年村支书、多年司法所调解员,当起“和事佬”来很有一套。小到兄弟间山林田地划分矛盾、大到数千万元的债务纠纷,他总能用“乡情牌+实在理”化解。
“在农村,很多矛盾纠纷当事人赌的是一口气、争的是一个说法,光讲法律还不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调解员要公道正派,对矛盾双方不能有偏帮。”说起调解成功的秘诀,欧多炎朴实的话语里带着几分自豪,“主要是好人协会的招牌响当当,我们做调解,大家信得过!”
为化解“政策难细化、政府难察觉、法律难介入”的基层矛盾,宜章县好人协会将公益普法纳入常态化志愿服务内容,并成立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全县19个乡镇分会中推选出38名人民矛盾纠纷调解员,发挥“好人”人熟地熟的优势,耐心释法明理、真心排忧解难、公心评判是非,以“聊家常”的形式理清事情原委,疏导群众情绪,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
涵养文明乡风,离不开文化浸润。
“投资理财搞推销,高额回报要小心,一旦你要打了款,后悔难!”“医保政策真是好,看病报销解烦恼,家家户户都需要,得参保!”……11月14日,75岁的马志成带领好人协会艺术团排练自创的“三句半”。
2017年,他和妻子李恪芬带领18名文艺爱好者加入艺术团,用快板、朗诵、“三句半”等形式,把好人事迹、惠民政策送进千家万户。
“每场演出都根据村里实际情况编排,把道理编进歌、演成戏,乡亲们自然爱听。有时演完了,老人拉着我们的手不让走。”马志成脸上的笑纹里满是干劲,“最忙时一天跑了3个乡镇。”
舞台上的锣鼓舞曲,台下的掌声笑声,成为党的好声音的最佳“传声筒”。
近十年深耕,“好人效应”在宜章结出硕果。好人协会成立以来,募集爱心款物2841万元,帮扶危急人群、残疾人、留守儿童等1.5万余人次,解决贫困劳动力和残疾人就业3000人次。当百姓难处有人帮、委屈有人解,当残疾人工友通过劳动赢得尊严,当孩子安心走过“好人桥”上学,党的好声音不仅有了生动素材,更有了现实的支撑。
一个善意的火种,足以点亮一片心田;千万盏心灯汇聚,便是人间璀璨星河。如今,“当好人、做好事、传播党的好声音”的理念已深植宜章人民心中。这座英雄辈出的红色之城,正用新时代的“好人故事”,打造县域治理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生动样本,温暖自己,也照亮远方。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刘红亮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