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仙区漆家坳上组:村民实现了“用水自由”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2-11-25 23:20:00

“家家户户都实现了‘用水自由’,今年总算可以过个和气年了。”近日,苏仙区五里牌镇翠江村漆家坳上组村民张志平,捧起水管里再次流出的清冽山泉欣喜不已。他告诉记者,2014年夏天711矿停止从翠江抽水,该组村民家的水龙头就此干涸。

在漆家坳上组,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个一米见方的蓄水缸。“村民们日常用水基本靠它。每天早晨大家都要先挑水,把水缸装满了,才能放心去干活。”漆家坳上组组长漆超介绍。

漆家坳上组地处飞天山丹霞腹地,赤地石山,保水能力先天不足。因人均耕地面积仅0.1亩,该组25户村民中只少数在当地以放羊、伐竹为生,大多数都在外务工。平日里,当地村民还能依赖一口三眼水井勉强满足用水需求。逢年过节,务工村民返乡,水井的供应就显得乏力了,只能每天依靠镇政府安排洒水车补给。

“谁家搞大扫除多用了水,谁家开了洗衣机,谁家把井水全部挑干了……用水矛盾很快就转化为邻里矛盾。”漆超说,每到过年,村民们都难免因用水琐事发生争执。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惠民工程,成了村民最期盼的事。

为了改变漆家坳上组用水现状,让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用水。今年年初,翠江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开始着手谋划。

“第一方案是从距离最近的飞天山镇桥口村接通自来水管,让漆家坳上组用上自来水,但十多公里的管道敷设,施工成本近400万元,这笔费用是村组无法承受的。”苏仙区驻翠江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翠江村第一书记肖琳向记者讲述推进过程。

在第一方案被否定后,翠江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紧接着讨论出了第二方案——自建水处理设施,直接从翠江取水。尽管管道长度被缩短到2.1公里,可造价仍高达130余万元。

为了将经费控制在可行范围内,翠江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又提出了就地寻找山泉水源,将多支小水脉汇流成大水脉,再将山泉水沉淀、净化,实现自给自足的设想。

只要肯干,办法总比困难多。5月初,组长漆超、组会计漆文俊、组出纳邱桂凤、村民张志平等十余人说干就干,开始了长达两个多月的寻水之行。

“组上的老人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线索,他们回忆他们小时候在什么地方见过泉水,我们就去那里找;再就是沿着草木丰茂的地方溯源而上。”张志平说,为了找到水源,他们几乎天天在山上穿行。

7月中旬,众人先后在周边山旮旯里找到3处长流泉眼,加上漆家坳上组养猪场主动让出的1处泉眼,终于凑齐了可满足该组25户60人日常所需的日流量15吨的水源。

翠江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支村两委迅速对接相关部门、申请经费、实地勘察、组织施工……前不久,一条耗资仅20余万元的水管通进漆家坳上组家家户户。

“现在,终于可以用洗衣机了。”“在家搞卫生也不要看别人脸色了。”经历了挑水、送水、争水、找水,村民们终于尝到了足量用水的甘甜滋味。

据悉,翠江村当前正在着手处理该村十一组和牛形坳组43户、123人的饮水安全相关工作。肖琳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将持续加强水源保护,完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作者:全媒体记者 张一多 编辑:谢莉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