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城网评丨用心“聚育留”,智兴新潇湘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5-09-18 18:00:45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湘大地,钟灵毓秀,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在华夏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步入新时代,人才更是成为驱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9月18日,首届“湘智兴湘”大会在长沙开幕,为引进高层次人才,助力建设国家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搭建优质平台。当下湖南正积极行动,凭借“聚才、育才、留才”的三位一体实践,以“育林留凤”的满满诚意,稳步书写着“三高四新”的更美好答卷。

诚心聚才,以高能化举措引“源头活水”。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人才是发展的基石,湖湘发展需要汇聚各方英才。此次大会是湖湘广纳贤才的生动实践,预计参会人数超800人,涵盖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前期成功建立超1.5万条数据信息的海内外湘智人才数据库,为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匹配,对接超1500个高层次科技人才需求,同时将围绕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进行推介。在引才行动上,湖南亦成绩斐然。强化政策,建立“湘才留湘”协调机制,每年在省内高校办专场招聘,春秋季赴重点城市高校开展“智汇潇湘”引才并送服务上门;探索“湘才回湘”绿色通道,设工作站引湘籍青年人才,提供编制支持,吸引人才投身创新创业浪潮,让三湘大地成为人才的汇聚之地、创新的活力之地。

精心育才,以体系化布局铸“中流砥柱”。湖南始终秉承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与“投资于人”的理念,在人才培养中出实招,求实效,助力其茁壮成长。深耕教育育才,打破传统培养模式,聚焦拔尖创新、急需紧缺、高技能三类人才培育。以产学研融合为抓手,出台措施鼓励科研人员赴企合作,整合多方优质资源,建立一体化培养基地,年提供3万个实习岗位,使人才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出台专项措施,促进重大项目负责人年轻化,实现青年骨干占比50%,不断锤炼人才的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继续教育为支撑,办研修班调训紧缺人才,推进数字技术工程师计划,培养数字领域高端人才。后续将通过构建“1+2”国家实验室体系和“4+4科创工程”等高能级平台,为人才高质量发展进行全方位赋能。

尽心留才,以全周期服务筑“温馨港湾”。水积鱼聚,木茂鸟集。留住人才,关键在于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活保障。在政策支持上,湖南不断优化调整,真正做到给予人才真金白银的实惠,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推出青年人才创业“双肩包”行动计划,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各种补贴,让人才无后顾之忧。在职称评定上开辟绿色通道,破除“论文至上”的弊端,允许以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艺流程标准等实践成果替代。简化人才服务流程,构建高效便捷服务体系,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同时,积极弘扬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传统,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创新创业大赛,搭建起交流合作的平台;建设一批示范性青年人才社区街区,常态化开展交友会、音乐节等活动,让人才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愿意扎根湖湘、奉献湖湘。

聚贤集能,汇聚湖湘发展的坚实力量;悉心培养,厚植湖湘人才的成长沃土;关怀备至,筑成大爱湖湘的温暖家园。湖南正以坚定步伐与务实行动,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在促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上久久为功。在如此有力的支撑下,湖南定能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续写“惟楚有材”的辉煌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湖湘力量。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编辑 胡云可
二审 | 肖珂雯
三审 | 肖勇

作者:谢馨莹 编辑:张倩佳 见习编辑 胡云可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