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首页 > 时政 > 正文

聚焦十大重点工作·乡村大振兴|田畴沃野绘新景——郴州乡村振兴工作综述

作者:全媒体记者 陈卫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3-02-08


《郴州日报》2月7日A5版

近日,在苏仙区许家洞镇兰王庙村小水岭组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这里正在举行集体经济现金分红大会,村民们有序地从工作人员手中领过分红,脸上笑开了花。

兰王庙村小水岭组是典型的岭南丘陵地貌,多年来,村里劳动力逐渐流失,破解耕地抛荒问题成为困扰大家的难题。为了盘活土地资源,该组把所有土地资源使用权集中由组集体综合运用管理,通过集体流转、统一招商、公开招标等方式,建立了无公害有机稻培育场,同时发展青蛙养殖产业,不仅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村组基础设施也进一步完善,还促进了村民增收。

兰王庙村小水岭的新变化只是我市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昂首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只见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福城大地上,呈现出一幅产业兴、村庄美、村民富的新画卷。

守牢底线 乡村振兴基础稳

“以前光靠我一个人打零工养家糊口都难,现在开起了养鸡场,我对以后的生活更有信心了。”永兴县湘阴渡街道油塘村村民李志雄说。

李志雄曾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村里免费为贫困户发放鸡鸭苗,他第一批领取了500只鸡鸭苗,并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免息贷款5万元,建设了养殖场地,后来还用卖鸡鸭赚到的钱承包了鱼塘,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脱贫致富路。如今,自己的养殖场地越扩越大,2022年,他还在城里租了门面扩大销售,年收入10万元以上。

无独有偶,在汝城县泉水镇幸福新村的扶贫车间,69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李生娣熟练地制作毛绒玩具,“有15名脱贫户在这里做事,扶贫车间让大家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生活更有盼头哩。”李生娣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桂东县茶园飘香 (全媒体记者 罗俊婕 摄)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一步健全防贫动态检测帮扶机制,推进扶贫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使用,大力推进扶贫车间建设,让众多脱贫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确定169个重点帮扶村和190个示范村,选派769支帮扶工作队2095名队员驻村帮扶;开展“联村联户促增收促振兴”活动,健全动态监测帮扶长效机制,纳入重点监测对象11600户27629人,无一人致贫返贫;截至12月5日,2022年度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5508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人勤春来早,农事催人忙。近日,在北湖区石盖塘街道五星村,农民积极投入农业生产,忙着翻耕土地、移栽蔬菜。据了解,以前该村田地分散,撂荒地较多,群众收入低,高标准农田建好后,初步实现田地“大改小、弯改直”,粮食生产综合效益得到大大提高。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村环境的重要抓手,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义。

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我市签订粮食安全、耕地保护责任状,出台备春耕稳定粮食生产十条强化措施,2022年全市播种粮食面积483.67万亩。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市、县两级签订了粮食安全、耕地保护、规范农村建房三项责任状,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一系列“藏粮于地”的硬措施落到田间地头,让耕地提质成为沃土。

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建+“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出台加强基层治理“26条”措施,全面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8万余名乡村党员联系服务群众71万余户。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年内消除全市19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嘉禾县雷家村“巷长制”管理模式列入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

挖掘潜力 产业发展动力足

皮薄核少、汁多肉嫩的永兴冰糖橙,汁水饱满、甜味浓郁的东江湖蜜橘,甜脆可口的临武柚……1月10日,中国柑桔学会2022年学术年会在我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会员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柑橘产业发展大计。这不仅是一次全国柑橘盛会,更是我市柑橘产业势头强劲、声名远播的体现。

中国柑桔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郴州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开幕式。 (全媒体记者 曹高林 摄)

近年来,郴州出台《关于发展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实施方案》,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明确提出打造柑橘、蔬菜、茶叶、生猪等“四大百亿产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柑橘产业100亿元产值目标。

目前,我市柑橘、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97万亩、45.91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达1522家,能繁母猪存栏37.76万头;累计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认定基地212个,居全国第二;烟叶种植面积45.75万亩,已完成收购117.13万担。

“现在在旱塘,大家把茶园当宝贝。靠种茶,家家户户过上了幸福生活。”汝城县旱塘瑶族村党支部副书记何培生对记者说,旱塘茶叶种植历史有400多年,但曾因山高水长,交通不便,种茶难有效益,群众生活很是清苦。

为了让旱塘硒山茶走出大山,近年来,该村采取“支部+合作社” 模式,4任支部书记接力,推行“谁家土地谁种植”、免费提供茶苗、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同时,通过企业带动,大力推行茶叶标准化种植、兴建茶叶加工厂,实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目前,该村茶叶种植面积达5820亩,兴办大型茶叶加工厂2家、家庭茶叶加工作坊60余家,年产干茶110吨,茶叶年产值达2700多万元,114户脱贫户因此年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产业兴,乡村兴。做实产业发展,就需要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优势特色农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为此,我市成立了市农业大品牌建设项目协调指挥部,制定《郴州市培育农业品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11个农业品牌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17.48亿元,今年拟完成投资5.5亿元。截至去年年底,已完成投资6.1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1.6%,所有项目全部开工。其中,永兴冰糖橙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培育计划,临武鸭、汝城朝天椒获评省“一县一特”农产品优秀品牌。

培育典型 全面振兴势头强

沿西河顺流而下,或驱车于平坦如砥的旅游公路,或步行于绵延不绝的舒适游步道,但见百里西河犹如一条墨绿玉带,微风拂过河岸。沿线乡村,栖凤渡,一碗鱼粉吃出一条产业链;华塘草莓小镇,一颗颗草莓饱满艳红;兰王庙村的“夫妻树”,情意深深……

首届西河乡村旅游文化节(全媒体记者 欧阳常海 摄)

建标杆、作示范。为示范带动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市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和项目协调指挥部,出台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三年行动方案,围绕“一村一策、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思路,挖掘和利用沿线51个村庄的资源禀赋,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要求,推进沿线乡村产业发展,力争把西河沿线打造成全国知名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已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建设市级及以上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6家,生态廊道(补)种树10万余株,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7.3%;已创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沿线昔日基础薄、产业弱、环境差的村庄已然实现了美丽蝶变,成为郴州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除了美丽的田园风光,临武鸭、宜章莽山黑豚、桂阳米饺、苏仙栖凤渡鱼粉、嘉禾倒缸酒、桂东玲珑王茶……这些外观亮眼、风味上乘的郴州特色农产品用实力“征服”了人们的舌尖,成为百姓餐桌上备受喜爱的美味,也成为勾起人们无限乡愁的“一桌郴州饭”。

近年来,我市围绕蔬菜、柑橘、茶叶、生猪“四大百亿”产业发展,积极开展“郴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以大品牌培育、大产业打造、大园区构建、大平台搭建、大集团组建、大基地建设“六大”重点工程为引领,做优“一桌郴州饭”,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郴州市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发布及招商项目推介会(全媒体记者 欧阳常海 摄)

抓好粮食生产,在全省率先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推进“两证+追溯”制度,实现了产品的溯源管理……通过从优化产地环境、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追溯体系、发展数字农业着手严把农产品质量关,我市实现了“从基地到餐桌”全程监管,大批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被摆上了“一桌郴州饭”餐桌,让人们的“味蕾”收获满满的安全感,也让“郴字号”农产品逐渐成为食品安全、品质优良的象征。

目前,我市已开设“郴品郴味”实体餐饮店10家、电商销售平台4家,实施关联产业项目199个、总投资142.6亿元。我市还将做优“一桌郴州饭”与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紧密结合,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做优“一桌郴州饭”与餐饮、旅游、消费等深度融合。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郴州日报社郴州新闻网  地址:苏仙北路郴州日报社大门旁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