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优化营商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要积极探索校政企合作培养模式,推动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为郴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驻点企业广东珠江开关有限公司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的种种举措,让学员李轲敏由衷叹服也深刻认识到,人才聚,则事业兴,人才生态与营商环境同频共振。
在佛沉浸式培训过程中,像李轲敏这样的郴州市百名年轻干部湾区沉浸式培训2023年第二期学员,在驻点企业里实地了解,在走访企业时交流探讨,在自主学习中查阅资料,多维度调研、全方位感受佛山“益晒你”的营商环境,共论深思郴佛两地营商环境成效看点、未来前瞻,积极为郴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
深化改革 拓宽企业发展空间
佛山是民营经济大市,截至2022年末,佛山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0万户,其中企业56.5万户。强大的民营经济实力背后,是这座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通过营商环境改革持续释放“引力波”。
近年来,佛山积极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启动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构建“益晒你”企业服务体系,按照“一年一评估”“一年一修订”“一年一发布”原则,以年度为周期滚动更新,确保营商环境改革不止步。
“营商环境有温度,招商引资有热度。” 在驻点企业众格家具集团公司,公司上下对佛山营商环境的一致好评,让学员朱晶由此开启对佛优化营商环境的调查研究。朱晶了解到,为促进企业群众高效办成事,佛山积极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把原先需要跑多个部门办理的多个事项,整合为“一件事”,最大程度“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实现线上、线下一次办好。基于此,朱晶建议,郴州也要加快推进企业群众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一件事一次办”,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深化数字化引领下的不动产登记改革创新,以压时限、简材料、减环节、优服务为着力点,持续推出一系列不动产登记领域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企业群众办事需求。
佛山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的显著成效,则让学员胡素丹直呼:“佛山‘放水养鱼’放得开、放得好、放得活。”
“近年来,郴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出台20条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胡素丹建议,下一步,郴州可以对标佛山,通过“放水养鱼”扩大市场主体的经营自由度,提高行政服务质量。探索推进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产业的信息共享、无缝对接、同频共振、良性互动监管和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积极打破地域壁垒、信息屏障。聚焦“一条龙服务”,持续提升投资和建设便利度,全面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快速兑现,持续推进直达资金改革,推动更多惠企利民政策资金直达企业,真正让服务“多跑腿”、企业“少跑路”,全面创响“身在郴州、办事无忧”品牌。
精准施策 增强市场主体韧性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如何精准惠企,释放企业发展动能,是郴州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引导金融活水更精准‘浇灌’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陆续走访了友易道控股集团、晟迪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一次次与企业家“跨界”交流、碰撞思想火花,让学员侯昕深刻地认识到,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为市场主体提供透明、可预期的保障服务,让民营企业能投、敢投、放心投。要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投融资对接机制,发挥好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作用,鼓励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支撑,引导金融资源流向民营企业,解决好“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佛山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一个重要法宝是始终把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放在首位。”学员胡昭辉说,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为例,一方面,佛山加强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创造了安全、公正、透明的创新环境,保障了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有效激发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的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胡昭辉建议,郴州要优化政策支持,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更多的企业加入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化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健全产学研成果对接和产业化机制,加速高校、研究院所等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并产业化;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亲清”作为 赋能企业蓄势添能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需要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等“软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
“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和主动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尤需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学员刘秀琴说,可以从制度层面细化交往规范,进一步明晰政商交往的界限和禁区、红线和底线,推动党员干部同企业交往既坦荡真诚、真心实意靠前服务,又清白纯洁、守住底线。建立规范化机制化政企沟通渠道,采取恳谈会、挂钩联系、政企会商等方式,广泛听取企业家的建设性意见和合理诉求,进一步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健全政务服务信息公开制度和奖惩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惩戒作用,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不断完善政务服务。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
在与不同的企业家交流后,学员袁师琪发现,最让企业家们认可与赞赏的是佛山“有事随时办、无事不打扰”的工作理念。她认为,政府部门要管住服务企业中的“乱登门、滥登门”,不能“用力过猛”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必要的干扰,又要 “有事必应”,对一些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缺资金、少技术、差人才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伸出“有形之手”,高效提供精准服务。郴州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面、认真梳理当前服务企业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健全“两员两送”服务等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探索实施全面联合监管,明确部门联合抽查程序规则,推进部门联合监管常态化,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郴州唯有不断优化升级,向前推进,才能为企业打造高标准的营商环境“硬支撑”,厚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沃土”。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