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寒料峭,阴雨绵绵。汝城县井坡镇大村欧氏山之稻种养专业合作社早稻育秧大棚内,负责人欧文清正组织人员忙活整地、除草、吊管、基质培育等工作,为早稻育秧做准备,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一年之计在于春,早安排、早准备是基础。”欧文清介绍,育秧基地占地40多亩,有40个大棚,育一批秧可保供4000亩早稻种植。作为全县的标准化集中育秧设施基地,今年计划开展1.5批次育秧,培育6000亩早稻秧苗,保供本合作社和其他粮农种植早稻。
“正月初八开工后,这里每天有20多人上班,哪怕天气再恶劣,也从未间断过,干劲足得很。”欧文清说,抢时作业做足准备后,将于3月5日左右启动育秧,力争在4月下旬全面完成育秧工作。为此,合作社将通过启用3条机械化育种流水线,做好播种、浇水、泡种、催芽等工作,将时间节点精准把控好。
春耕不等人,农时贵如金。时下,我市正经历持续低温雨水天气,欧文清一方面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铆足干劲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另一方面则对症施策预先做好继续应对恶劣天气的准备。“若天气不好转,则需购置增设高温灯等补温补光设施,在育秧大棚每隔10米安装一盏。”欧文清说,借助科技手段抵御不利天气,可解决秧苗生长延时、长不好等问题。
这些年,欧氏山之稻合作社除设置机械化育种流水线、水肥一体化育秧大棚等设施外,还购买了5台中型拖拉机、4台播种机、3台高速插秧机、2台联合收割机、1台高速抛秧机等农机设备,并建成了日烘干能力45吨的烘干设施。
“科技助春耕,种粮添帮手。我们实现了粮食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也将服务能力提升至万亩级。我们应对不利自然环境条件的能力提升了,种粮也就增添了信心。”欧文清表示,今年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集中育秧和种好2000亩早稻、1500亩稻油轮种等任务,同时也要建设好占地15560平方米、日产80吨规模的粮油加工厂。“眼下加工厂已完成奠基、整地、部分填土等工作。”欧文清说。
应对“倒春寒”,备耕不等闲。当前,汝城县提早谋划早稻生产任务,将3.8万亩种植面积科学分配到各乡镇,明确落实种植任务时间节点,建立到村、到组、到户、到丘块的早稻生产工作台账。同时启动集中育秧设施基地建设,新增集中育秧设施大棚20.5万平方米,正积极推进建设2个万亩综合示范片、4个千亩综合示范片。通过统筹安排、科学调度,目前全县储备化肥8000吨、农药126吨、水稻种子3.2万公斤,确保农业生产资料充足。
为做好春耕备耕科技服务,汝城县选派18名技术骨干组建农技服务小分队,对种植大户、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32场次培训,加速推广应用机插机耕、统防统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先进生产技术。农机质量监管上,通过帮助农户调试、检修农机设备等综合施策,确保农机安全优质投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