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瑶乡幸福歌

作者:全媒体记者 唐思思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4-23


往高山仰天湖行进,从飞架山间的公路桥往下看,茂盛的桃林背后是六百多年的古村。一路向前,伴着溪水潺潺,一幅幅具有瑶族特色的墙体彩绘闯入视线,一路风景都是北湖区保和瑶族乡的范畴。

郴仰公路贯穿保和全境,小埠农耕、月峰瑶韵让保和特色鲜明。“北湖‘向西发展’的政策优势,‘后旅发’的时代优势,少数民族乡建乡四十周年的时机优势,成为保和瑶族乡新一年竞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党委书记、乡长陈飞航介绍。

“唤醒”老屋

一大早,方杰泡上一杯清茶,就打开厚重的木门迎客,印在白墙黛瓦上的“小埠大院”无声讲述这位新小埠人的故事。

自幼在云南大山深处长大的方杰,十几年前因工作原因,来到小埠村。从小就怀揣着一个乡村田园梦,最终选择小埠安放心中的“诗与远方”。

随着北湖区启动“唤醒老屋”计划,方杰把小埠村12栋极具湘南民居特色的闲置老屋长租下来,精心设计,历经一年多的奔波劳累,将古典庭院饰以国潮元素,打造成一处集田园餐饮、山水民宿、传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庭院空间,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带动了村民就业。

“院内引入了餐饮、农产品超市、汉服馆、乡村书屋、民宿等多种业态,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方杰说,小埠大院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0余人次。

老屋苏醒,600年历史的石板幽巷游客络绎不绝。

沿街叫卖的农家小食,依次排列的米市、茶坊、酒肆、木雕馆……“未来小埠·1423耕读市集”热闹开市,吸引了近2万名游客前来体验农耕讲堂、非遗文化等特色活动。

这是北湖区探索文教体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是保和瑶族乡小埠古村成功“唤醒”的一个缩影。

紧邻小埠村的远恒佳科创研学基地投入运营以来,与小埠古村进行串联融合,形成吃住游、运学养、商购情于一体的文教娱产业链,吸引全市近10万名学生到此研学。

2023年9月,央视一套8点黄金档节目《山水间的家·小埠篇》向全国观众展现小埠古村的“老屋唤醒”经验与新乡贤文化。 

“两山”转换

雨水充沛,春笋破土而出。

一个背篓一把锄头,保和瑶族乡同心瑶族村的村民们赶早进山挖笋。

“最近每天能挖到300到600多斤春笋,每斤可以卖到1.2元。”同心瑶族村村民王伦中介绍最近的收获,进账算得清清楚楚。

同心瑶族村靠山,山林绵绵盛产竹笋和中药材。

这些年,一到有春笋时,不少游客慕名前来采挖、购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采挖春笋队伍,一个个家庭作坊都能在春季有个好收成。而村里也活跃着不少药材商人,瑶药销路也不愁。

为推动绿色资源变资产,让“两山”转换通道更有宽度、更有广度,在保和瑶族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帮助下,同心瑶族村打造“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成立了同心瑶族村供销合作社。

2023年底,村供销合作社联合三家民间企业自筹资金并争取中省资金,与上级供销社合作,在郴仰公路旁建成占地20余亩初级农产品和药材收购烘焙中心,于今年4月初试运营,着力打造瑶乡特色农产品品牌。

该中心运营后,改变了以往新鲜竹笋批发卖到外地去的销售模式,直接本地加工,有效实现大批量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每天给附近乡镇村挖笋村民增加300到600元不等的收入。

“预计春笋加工可给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左右。我们再利用4月底以后的空档期,做农副产品和中草药加工,还可以带来其他加工收入。”保和瑶族乡同心瑶族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邓君帅充满信心地说道。

一业旺,带动百业兴。

在保和,特色农业有声有色。2023年保和推动月峰再生稻、冰淇淋红薯扩大生产规模,种植面积1500余亩;注册“瑶岭”商标,顶上葡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开展瑶药种植与加工,目前,厚朴、黄姜等药材种植近1000亩。

水美乡村

四十年乡庆在即,保和瑶族乡各个村都铆足了劲。

“我们坚持以党建引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综治中心示范带动作用,实现了居民零上访、治安零发案、安全零事故。”近日,北湖区保和瑶族乡月峰村党总支部书记、村主任陈泽志对记者说。

走进月峰村,瑶族长鼓装饰的路灯,照亮一幢幢干净明亮的农家小院,展现出这里的不同。

月峰村区位优势明显,西河环绕,郴仰公路贯穿境内,中心学校、卫生院、农贸市场、客运站皆聚集于此。

人气聚集是优势,但也有难题,比如人居环境。

为了改变脏乱差的面貌,月峰村立足西河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建设“水美乡村”为契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引水入村、河塘连通、房屋控污、拆危拆旧等,我们借助水系连通、‘水美乡村’项目建设做了大量工作,整个月峰片区的基础设施都得到了改造。”陈泽志说。

2023年,该村共拆危拆旧9300余平方米,兴建了瑶汉广场、振兴广场。同时,该村对东边洞、源塘等村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耕地抛荒治理、机耕道改造提升等工作,整个片区环境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整个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月峰村又开始想方设法挖掘瑶族历史文化,希望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将月峰村打造成一个集田园休闲、山水旅游、历史追溯等于一体的特色民俗村。

“我们利用冰淇淋红薯、再生稻种植等产业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了。”陈泽志说,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30万元。

老百姓的腰包更鼓了,精神风貌也发生了大变化。为培育良好的民风,月峰村坚持党建引领,以村民自治为重点,以法治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作用,调动农村实用人才在村民协商议事中的积极性,推动村组自治建设。

同时,定期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标兵”“卫生户”评选活动,制作“道德红黑榜”在村内展出,通过“群众说、乡贤论、榜上亮”,以“榜”塑人心、立规矩、促善治,确保矛盾纠纷不出村不上交。

2023年,月峰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如今的保和瑶族乡,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如火如荼,乡村治理行之有效。在这里,老屋被唤醒,古村焕新颜,绿水青山正变为金山银山,共同书写着瑶乡的幸福之歌。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