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文明新韵

作者:全媒体记者 唐思玲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5-16


为柰李“穿衣打伞”;小黄姜还能制棉被;透过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的电子屏幕,就能回溯千年古村的前世今生,串起乡愁、链接未来;沉浸式实景演出、布染艺术等深度体验活动,解锁文旅新业态,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走进四月的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新风扑面、新韵悠长,不少新“玩法”,演绎了文明的新图景。

夯实农业特色

“这几天都是强对流天气,得格外留意遮阳网有没有损坏。”4月17日早晨,文明瑶族乡柰李协会会长曹仪书早早来到自家的柰李果园查看情况。

“文明柰李,天下闻名。”为了提高柰李品质,文明瑶族乡党委和政府积极与上级农业部门、科研单位等多方对接,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并配套产业奖补,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柰李产业发展

曹仪书说的遮阳网,正是引进的新技术之一。特制的遮阳网覆盖整个果园,既能保护作物免遭强光灼伤,又能有效阻挡鸟虫破坏果实。

“我们还引进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可以根据水肥需要及环境状况,自动对水、肥进行调配和供给。”曹仪书介绍,这项技术实现了对灌溉、施肥的定时、定量控制,不仅仅能够节水节肥节电,而且还能够减少劳动力的投入,降低人工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拓宽柰李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文明瑶族乡还每年举办柰李文化节,开展直播带货活动。仅在2023年柰李文化节当天就销售柰李25万公斤。

柰李种植和销售推陈出新,该乡另一种特色农产品小黄姜也被玩出了新花样。

在位于沙洲村的湖南梦洁沙洲情家纺有限责任公司内,一条条由小黄姜纤维制成的棉被正源源不断的从生产线产出。“姜黄素具有抗氧化、抗菌等作用,我们从小黄姜中提取姜黄素融入纤维中,从而制作出小黄姜纤维。”梦洁床品研究院院长刘辉介绍。

▲小黄姜纤维加工坊

在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中,文明瑶族乡统筹规划建设环沙洲万亩特色水果示范基地,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2023年,全乡新种植柰李等特色水果5200多亩、金银花1713亩,种植辣椒2100亩、小黄姜1015亩,打造秀水、快乐、文市3个千亩水果示范基地,实现村村有基地、户户有产业,种植水果年收入超过20万元的家庭达到220多户。

彰显文旅亮色

“文市村历史悠久。家庙(祠堂)建于明嘉靖,有五百多年历史,其雄伟壮观,造型精美,可谓‘千里无双的杰作,民间超凡的精品’……”打开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文市村专馆的网页,全景展示、历史文化、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7大板块映入眼帘,全景漫游、三维实景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现出文市村的独特价值、丰富内涵和文化魅力。

▲瑶族舞狮

“许多人通过传统村落博物馆这个平台认识了文市村,想要进一步了解的人也多了,这给我们带来了不少游客。”文市村党支部书记罗俊介绍。

此外,通过在文市村打造文市瑶乡项目,做好传统村落与民俗文化、实景演绎、精品民宿的结合文章,进一步激活了传统村落的生命力。

▲扎染

2023年,首届布染艺术节在文市瑶乡举办,《瑶乡喜事》沉浸式实景演出、布染艺术等活动吸引各地网红打卡宣传。目前,在节假日前来旅游的游客每天达2000多人次。

而隔壁的韩田村则立足“非游不可,红创韩田”的发展定位,以“红色养德、古色养心、绿色养生”三大功能为切入点,引进中惠旅智慧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当地非遗文化,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打造香火龙非遗展示馆,凸显传统建筑和非遗文化魅力。

▲塔林瑶寨

在塔林瑶寨,建成了瑶族文化体验馆,引进红色沙洲研学旅行公司进行运营,主打长桌宴和瑶医瑶药等瑶族文化特色产业,前来体验的游客也络绎不绝。

依托沙洲红色地标,文明瑶族乡按照“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点”的发展思路,打造推动研学游、乡村游向周边村拓展,建成文市瑶乡、塔林瑶寨、梦洁沙洲情、秀水爱情谷、汝攀研学基地、汝城香火龙非遗传承展览馆等文旅项目,将特色景点串珠成链,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

提升乡村成色

“路修平整了,废弃的房子也拆了,村里变得漂亮了,有不少游客过来游玩。”近日,文明瑶族乡五一村九组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喜悦。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组上村民积极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历时3个月拆旧复绿建设生态菜园7个、停车场4个、矮石墙505米、生态篱笆3000米、生态花池20个,硬化美化道路3340平方米。眼下,组内篱笆小菜园错落分布,家家户户铺有鹅卵石巷道,建成了具有乡土气息的美丽乡村。

▲文市瑶乡

紧邻乡政府的文市村自然也不甘落后。该村以党建引领模式,大力推进公共停车场和湿地公园项目。两个村民小组在黄金地段以零征地款、零青苗补偿款无偿提供30余亩土地,与项目建设方达成土地共同开发协议,解决了镇区无处停车、无处休闲的大难题,赢得群众交口称赞。

统筹乡村规划、风貌设计、环境整治,文明瑶族乡掀起了建设和美乡村的热潮,因地制宜打造了27个和美屋场示范点、3个整村推进示范村,实施自来水扩容提质,解决了5500人的季节性缺水问题。

乡村治理事关农村和谐安定,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根本保障。文明瑶族乡坚持一个中心调度,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民服务2个力量,用好乡村干部、无职党员、网格员三支队伍,成立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群众互助会、治安协助会“四会”组织,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五老”作用,推行马上办、指导办、帮代办、预约办、上门办等“五办”服务,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办成90%以上的事情。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