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 正文

芙蓉国评论|老工业“潮水”过后的几点思考

作者:通讯员 郭晋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4-08-15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一个区域内生产和需求是动态平衡的,一旦生产力发生变化,也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化。老工业区就是经过了潮起,也经历了潮落的地区。

生产力的发展带来新生产关系。老工业区是曾经繁华的区域,以前区域内聚集了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工厂,带来了充足的就业和外来人口。有人口就有各种消费需求,生产关系让老工业区开始展露繁华、宜居的景象。繁荣的商业,优越的区位,让区域获得了众多开发商的青睐,纷纷在此拿地开发,大批楼盘进驻。大量的人口和充足的就业人群也让区域内各项设施逐渐完善。

生产力的改变影响旧生产关系。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工业热土逐渐冷却了下来,企业工业面临着转型发展。如果区域内的生产力支撑不起旧的生产关系,达不到预期收入的人群就会异地异区就业,人口外流则造成区域经济增长乏力,区域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工业区繁华时期建设的硬件设施就会利用率低和老化。

由此引发几点思考:一、经济发展高峰期有过剩建设的倾向,要预想生产低迷的可能性和设施建设二次利用的预留建设;二、老工业区的工业转型和地方劳动积累的重要性,本地劳动积累有能以新产生的生产力方式转换并带动地方发展的作用而不是外流;三、老工业是经过工业发展和劳动积累的,但其中的科学技术文化积累缺乏积累载体无法催生出新产能;四、老工业区硬件设施虽然老化,但道路交通、医疗设施、教育设施依然能满足绝大部分需求,可向宜居城市转型,盘活或改建老厂区和老房子产生新的用于宜居的新产能。

“潮水”退去,留下的是一片宁静的沙滩,以及曾经繁华的痕迹。老工业区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同时也是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


编辑:邓金秋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