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众享受到了环境改善带来的生态红利,户外运动也成为民众收获健康与快乐的首选。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但任何户外运动,都应该倡导爱护自然。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展户外运动,乱丢垃圾、采摘花朵、攀折树木、伐树生火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行为也屡见不鲜。面对此等乱象,我们理应及时纠偏。
美好的大自然需要大家共同呵护,只有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更好地体验户外运动的乐趣。我们开展户外运动时,应当把爱护自然放在首位,与文明同行,留下美好回忆,不留破坏痕迹。
面对已经到来的户外运动热潮,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大自然的破坏,除了户外运动参与者自身努力外,还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源头治理,对破坏大自然的人员依法依规予以处罚,避免形成“破窗效应”。不仅如此,社会组织也要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引导,深度普及环境保护理念。与此同时,社会监督要发挥作用,遇到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民众应善意提醒,乃至向有关部门积极举报。而民众要理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走进自然、欣赏自然、敬畏自然,进而自觉自愿地成为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只有社会各界一起发力,共同守护绿水青山,才能最终形成自觉爱护自然的户外运动新文化,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
(编辑:刘娟丽 二审:张明 三审:刘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