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真正能够熟练处理国际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离实际需要有很大差距,现行人才难以在国际法与外语、国内法、外国法之间实现知识融通。”在市政协委员扶晓萍看来,郴州在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涉外法律服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完善涉外法治政策支持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为此,扶晓萍建议,要建立涉外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企业信息交流平台,定期发布对外经贸发展动态和涉外法律服务需求信息。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开展涉外法律服务政府采购,并落实支持涉外法律服务发展的税收政策。
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做好引才、育才,扶晓萍认为,一方面要加大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引进力度,从机关、高校、企业、律所中挑选优秀涉外法律人才组建专家库;另一方面要主动与湘南学院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协同培养,积极组织律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涉外法律培训,提升我市律师队伍涉外法律服务水平。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干什么。”扶晓萍表示,“希望通过开展涉外法律主题宣传、座谈会、供需对接会等,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化涉外法律服务,积极助力中小企业防范化解海外风险。”
(编辑:刘娟丽 二审:杨芝娟 三审:李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