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桂阳县委巡察工作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从细微之处着手,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巡察成果实实在在地惠及群众。
织密“安全网” 守护万家灯火
春分刚过,阳光洒在浩塘镇的乡间小道上,映照出焕然一新的供电设施。此前,桂阳县委第二巡察组在深塘、三合等村走访时,当时的景象令人忧心:电表集装箱锈蚀严重;供电线路杂乱如麻,老化破损处随处可见;井口抽水线路更是随意裸露,短路、漏电等风险一触即发,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巡察组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向浩塘镇党委、政府反馈问题清单,并多方联动、组建专项整改小组,采用“现场办公+技术会诊”模式,明确责任分工,倒排工期,争分夺秒推进整改。短短5天时间,破旧的电表集装箱全部更换为防漏电的新型设备,老化线路披上了绝缘“外衣”,井口线路也套上了套管。
此外,巡察组还推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联合电力部门开展“安全用电进万家”活动,通过案例讲解、模拟演练等方式,让安全用电知识深入人心。如今,漫步在浩塘镇,整齐的电杆与崭新的线路相互映衬,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一道别样的风景。
“巡”得活水来 绘就新“耕”景
“水轮泵修好了,这一季庄稼有救啦!”正和镇极乐村村民黄大叔站在田边,看着清澈的水流欢快地涌入农田,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这一幕,得益于桂阳县委第一巡察组的高效督办。
3月初,巡察组进驻正和镇开展常规巡察时,接到群众反映,极乐村的水轮泵年久失修,在春耕用水的关键时期,根本无法满足下游830余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巡察组工作人员立刻赶赴现场,发现水轮泵泵体锈迹斑斑,水轮机腐朽不堪,上水管道也是千疮百孔。
核实情况后,巡察组迅速向正和镇党委下达整改通知书,全程跟踪指导,协助制定“清淤+换泵+疏通”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镇级筹资+村级落实+部门技术支持”联动机制。正和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调配施工队,镇党建办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整改。经过巡察组、镇、村、志愿者“四方联动”,连续三天的艰苦奋战,水轮泵重新运转起来。
如今,每天可自流灌溉100亩农田,灌溉效率较之前大幅提升了20%。桂阳县委第一巡察组组长彭民表示:“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紧盯乡村振兴民生问题,用立行立改的实际行动,让群众收获满满的获得感。”
427盏路灯亮了 “微”实事润民心
“以前晚上出门,黑灯瞎火的,心里直发怵。现在新路灯一亮,心里敞亮多了!”雷坪镇村民江大爷每晚都会出门散步,日前,新亮起的路灯让他的脚步更加轻快了。
3月初,桂阳县委第四巡察组进驻雷坪镇,对镇党委及所属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巡察组通过见面会、个别谈话等方式收集了不少问题,路灯损坏导致村民夜间出行不便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实地走访核查,巡察组发现雷坪镇路灯“失明”问题较为突出,辖区内13个村或多或少都患上了“夜盲症”。部分村组路灯损坏长达一年之久,村民曾多次向镇、村反映,但因无具体负责人,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不能让‘失明’的路灯成为群众的心头梗,出行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及时解决。”巡察组当即将该问题向雷坪镇党委进行了交办。雷坪镇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适时开展摸底维修工作。花园村24盏、塘头村57盏……雷坪镇党委共计为辖区内13个村维修路灯427盏,有力保障了村民夜间出行安全。随着夜幕的降临,雷坪镇各村的路灯再次亮起,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据了解,自今年3月初十三届桂阳县委第七轮巡察进驻以来,桂阳县委巡察组聚焦为民办实事工作,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问题。截至目前,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个。
一个个看得见的变化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为民巡察是底色,收获的是民心,接下来我们会持续关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问题解决,促进乡村发展,努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巡察温度’。”桂阳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表示。
(编辑:曹琛 二审:张明三审:刘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