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芙蓉国评论丨以文化强国之光照亮民族复兴征程

作者:杨芳芳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4-17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含着民族的精神,凝聚着人民的智慧。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建设文化强国》,文章高屋建瓴、思想深邃,为新时代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

守护文化根脉,让传统“活”起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到“民惟邦本”的治国智慧;从“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到“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些文化基因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但传承不是守旧,创新才能永生。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让传统节日焕发新生,《只此青绿》用舞蹈演绎千里江山,《长安三万里》以动画再现盛唐风华。实践证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文物,更可以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春风。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滋养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源头活水。

激发创新活力,让文化“潮”起来。文化贵在传承,重在创新。没有创新,文化就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文化就缺乏感染力。看!《原神》游戏让全球玩家领略中国山水之美,网络文学出海掀起“东方热”,短视频博主用现代语言讲述古老智慧。这些成功实践告诉我们:文化创新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要鼓励更多“故宫跑”这样的现象级展览,培育更多“敦煌女儿”樊锦诗这样的文化守护者,打造更多《觉醒年代》这样的精品力作。当数字技术遇上非遗技艺,当国潮设计邂逅传统工艺,当Z世代用新方式演绎老故事,中国文化必将绽放出更加夺目的时代光彩。

扩大文化影响,让中国“亮”起来。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文化如光,照亮世界。过去10年,“汉语热”席卷全球,孔子学院遍布五大洲;《三体》科幻小说斩获国际大奖,中国网文吸引亿万海外读者;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太极、书法成为外国人追捧的生活方式。这些事实充分证明中国文化不仅有辉煌的过去,更应该有精彩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我们要继续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故事。通过一本本书、一部部电影、一场场展览,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让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让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加快文化强国建设,不是少数人的事业,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从社区文化中心的翩翩舞姿,到校园教室里的经典诵读;从网络空间的清朗正气,到国际舞台的精彩亮相,每个人都是文化的传承者,每个人都是文明的传播者。让我们以文化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文化之力凝聚奋进之心,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编辑:张倩佳 二审:陶子瑶 三审:周喜林)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