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雾缠绕的八面山,像一道天然屏障,将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青山乡与外界的繁华隔绝开来。海拔2100余米的主峰下,蜿蜒的山路在悬崖峭壁间盘桓,村民们背着山货下山,往往要耗费整整一天。2015年,这里32.7%的村民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破旧的土坯房在风雨中飘摇。但山风里,老辈人的话语代代相传:“当年红军能翻山越岭打胜仗,咱们还能被穷日子困住?”这份信念,如同深埋地下的种子,默默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
回望历史,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桂东,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了信仰的火种。那时的红军战士,在缺衣少食、枪林弹雨的困境中,依然坚信革命必将胜利。这种跨越时空的信念,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重新焕发生机。老党员在村民大会上,郑重地举起家中珍藏的红军水壶,壶身上“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刻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激昂地说:“当年,红军战士靠着双脚走出了新中国,今天,我们也要靠这股信念,闯出这条穷山沟!”这番话,点燃了村民们心中渴望改变的火焰。
在这股信念的感召下,方璇,这位刚从湖南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毅然放弃广州医药公司的优厚待遇,于2013年8月考取大学生村官,回到家乡。面对镇长“农村工作苦累交织,需做好心理准备”的提醒,方璇眼神坚定:“我能吃苦,多给我分派任务!”此后,她穿梭于镇村之间,挽起裤脚下田,勒紧腰带翻山,短短数月就将文溪村320户村民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哪家有困难,哪家有需求,她都牢记于心。2014年12月,方璇光荣入党;2015年,在村干部考核中,她更是交出了满分答卷。
从大学生村官到公务员,从清泉镇到青山乡,方璇的脚步从未停歇。2016年4月,她被提名为青山乡政府副乡长,分管文教卫工作,联系宋家村。青山乡作为桂东县最偏远、最贫困的乡镇,脱贫难度极大。但方璇没有退缩,她深入走访调研,制定出教育、易地搬迁、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扶贫计划。在她的努力下,青山乡中心小学的留守儿童用上了新被褥,有了全自动洗衣机和亲情聊天室,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产业发展是脱贫的关键。宋家村曾是方璇的驻点联系村,村民们守着30年才能成材的杉木林,每亩年均收入仅200元。“必须换思路!”方璇和乡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说服村民改种中药材。她给大家算账:黄柏、岗梅5年可收,亩产值是杉木林的20倍。然而,2017年盛夏,方璇在乘车赶往宋家村验收扶贫产业时,不幸遭遇车祸坠崖。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但她播下的产业发展的种子,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当被问及放弃大城市生活,投身偏远山区是否后悔时,方璇曾坚定地说:“我本就是大山的女儿,能在家乡海拔最高的地方工作,为乡亲们出力,这不是在往高处走吗?”2018年8月,桂东县在罗霄山片区率先脱贫摘帽,方璇用青春和生命浇灌的脱贫之花,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
八年过去,宋家村后山的岗梅种植基地里,5000亩黄柏、岗梅形成的绿色海洋一望无际。如今,村里已形成“林下种药、药间养蜂、线下营销”的产业模式。2023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5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青山乡工作人员罗荣感慨:“每次下村查看中药材生长,都感觉方璇还和我们并肩作战,她留下的产业规划图,为现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方璇虽然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如同桂东县漫山遍野的清明花,生生不息。从革命年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迈,到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再到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蓝图,坚定的信心始终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青山乡的蜕变,正是中国无数乡村脱贫致富的缩影。它证明了,只要心中信念坚定,再高的山也能翻越,再难的坎也能跨过。这,就是“信心的力量”最生动的诠释。
作者单位: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郴州卷烟厂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周慧
三审 | 黄华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