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理润郴心·信心的力量丨湘南密码:解码百年郴州从精神火种到时代蓝图的信心跃迁

作者:段柯吉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04


当苏仙岭的晨雾轻柔地笼罩林中之城,翠江的波光熠熠生辉,具有湘南风情的瓦窑坪如江南女子的温婉嫣然一笑,背靠飞天山在诉说郴州百年之城的历史过往,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显影出一本密密麻麻的记录本,当革命先辈们的草鞋踏过桂阳古驿道的青石板,在汝城沙洲村留下了“半条被子”温暖的故事,711功勋铀矿凿出的火星沫子,雾漫东江湖的大数据中心,或许是破解这座城市从精神火种到时代蓝图转变的关键。

一、半条被子的温度如何焐热新时代的沙洲村

▲湖南郴州市汝城沙洲村纪念陈列馆 照片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

1934年,红军长征路过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3 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如今,这段红色记忆正化为乡村振兴的火种:瑶族绣娘们在电商平台直播间里飞针走线,把传统手艺挑花图案变成致富密码;汝城县连片黄金柰李果园和生姜基地大丰收,农民喜笑颜开,返乡创业青年用智慧农业系统监测着土壤墒情,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当年红军用半条被子焐热的何止是寒夜,更是跨越时空的信念传承。沙洲人用新时代的“半条被子精神”,在青山碧水间织就全面小康的锦绣华丽篇章。 

▲湖南郴州市汝城沙洲村广场瑶族人民歌唱幸福生活,感恩党的歌舞表演 照片来源:国家民委公众号

二、湘南起义火种里的密码:解码郴州百年产业转型三度突围

▲湖南郴州湘南起义纪念塔 照片来源:红星云公众号

1928年湘南起义的梭镖,1978年坳上古村打铁铺的锤声,2024年临武锂电池生产线的机械臂,在郴州大地上划出三条觉醒的轨迹。宜章年关暴动指挥部旧址斑驳的砖墙,曾见证朱德用革命星火点燃钨矿工人斗志;改革开放初期的鲁塘石墨矿里,乡镇企业用土法炼就全国80%的电池碳棒;而今在2025年,自贸区郴州片区以“全链条承接粤港澳产业转移”为目标,通过“交地交证即开工”等改革破解企业用地难题。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内,高新铜业依托自动化生产线,年产值突破86亿元,剑指百亿级目标。园区以“强龙头、补链条”理念,推动铜基产业链向高端延伸,订单量同比增长15万吨,成为中南地区有色金属集散中心的核心支撑。三次产业突围,三次精神淬火,从“打铁必须自身硬”到“新材料锻造新引擎”,这片红土地始终在时代熔炉中锻造着敢为人先的产业密码。

▲湖南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创新创业园(航拍) 照片来源:中国高新区杂志

三、临武鸭的翅膀:一个小镇企业26年技术攻坚启示录

 

▲舜华临武鸭创新体验工厂 照片来源:舜华鸭业官网

在湘南群山环抱的临武县,一只“勾嘴鸭”的翅膀扇动了中国民营经济突围的信念力量。临武鸭,这一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从濒临绝境的地方特产蜕变为年产值超12亿元的产业标杆,背后是舜华鸭业26年矢志不渝的技术攻坚与信念坚守。

临武鸭的26年,是传统农业破茧成蝶的缩影,更是中国乡村“技术+模式”双轮驱动的生动实践。它带动5000余农户脱贫,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年纳税近2000万元,更以研学基地、教育基金反哺乡土,让科技与人文的双翼庇荫下一代。临武鸭的突围史,是一部民营经济以技术为矛、信念为盾的奋斗史诗,证明即便身处边陲,只要深耕创新、坚守初心,小产业亦能铸就大传奇。

▲舜华临武鸭生产加工车间 照片来源:舜华鸭业官网

四、北湖之眼:自贸区郴州片区如何重走湘粤古道新商路

▲蜜橘运抵郴州陆港 照片来源:陆港经济

站在郴州国际陆港的观景平台,“北湖之眼”电子屏实时跳动着中欧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的物流数据,恰如古代骡马商队悬挂的铜铃,在数字时代奏响新的驼铃曲。秦汉时期的桂阳古道上,挑夫们用汗渍浸透的青石板,丈量着"九街十三巷"的繁华;而今在自贸试验区,有色金属大数据中心正用区块链技术重构全球铋产业链。从骡马驿站到跨境电商产业园,从铜钱结算到跨境人民币便利化,郴州人在重走“湘粤古道”时懂得:开放的气度,才是内陆城市突破山城桎梏的真正通途。

▲秦汉时期桂阳古道图片

五、711时光胶囊:从核工业遗址到文旅新地标的信心辩证法

▲郴州711矿机关大门照片

在711功勋铀矿这座深藏于骑田岭腹地的“中国核工业摇篮”,封存着新中国初代建设者“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豪情。如今,退役的矿井变身工业遗址公园,铀矿石标本与VR采矿体验设备并置,核工业精神礼堂里“两弹元勋”照片墙与青年创客空间仅一窗之隔。当研学少年在井下800米处触摸炽热的奋斗记忆时,这座时光胶囊正在解封跨越甲子的精神密码。

▲郴州711矿研学红培基地学生研学 照片来源:711矿研学红培基地

六、昆曲在郴州:五百年湘昆守护者的文化苦旅与自信新生

▲湘昆表演曲目《牡丹亭》 照片来源:郴州文旅

明朝知州胡汉与友人踏雪听昆的雅集,为这片土地埋下了一颗艺术的种子。五百年后,这颗种子已长成参天巨树——湘昆,褪去吴侬软语的婉约,融入楚地山野的粗犷,孕育出独树一帜的湘昆艺术。然而,这条传承之路并非坦途,而是一场交织着坚守与创新的文化苦旅。这一融合湖湘风骨与昆曲雅韵的非遗瑰宝,正以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而背后是一代代守护者以热爱书写的文化苦旅。

湘昆的自信新生,不仅在于坚守,更在于创新。湖南省昆剧团团长罗艳带领团队创排《半条被子》,用昆曲的“虚拟时空转换”演绎红色故事,以“湘味”声腔——高亢质朴的郴州官话融合民歌,赋予传统剧目时代温度。湘昆的创新还体现在题材与行业的跨界合作中。2023年湘昆与郴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创作湖南首部消防题材昆曲小戏《烈火青春》,开创了非遗与公共安全宣传结合的先例。青年演员欧龙娟、廖茂鑫等新生代,以“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在练功房的汗水中延续湘昆的血脉,更以现代审美重新诠释古老程式,让《游园惊梦》的婉转唱腔与丹霞地貌的“诗与远方”共鸣。

▲湘昆《半条被子》 照片来源:湖南昆剧团

五百年风雨,湘昆守护者们以文化自觉破局,以创新诠释自信。从耄耋艺人的筚路蓝缕到青春面孔的自信登场,这条苦旅终成通途,让“带着辣椒味”的湘昆,在世界艺术之林绽放独特光芒,叩响时代的心弦。

七、东江湖数据港:冷湖效应背后的科技长征路

▲湖南郴州资兴东江湖 照片来源:东江湖IDC大数据中心

在湖南郴州东江湖的粼粼波光中,一座由30万组服务器组成的水下王国正在悄然运转。这座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不仅承载着中国数字经济的未来,更以其独特的"冷湖效应"改写着科技发展的生态逻辑。当传统数据中心还在与高昂的能耗作斗争时,东江湖用5℃的天然冷水为服务器降温,每年节省的电力相当于整个三峡电站两天的发电量。

▲东江湖大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实时显示图 照片来源:湖南生态文明

▲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冷水散热系统 照片来源:湖南生态文明

东江湖模式的成功正在引发链式反应。据国家算力枢纽规划,未来五年将在青藏高原、长白山等冷资源富集区建设12个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这种“算力跟着温度走”的布局思维,正在重塑中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地理版图。当互联网巨头将AI训练集群迁移至此,其模型训练成本直降35%,这预示着绿色计算正在从环保命题升级为经济命题。

在这片碧波之下,每一组闪烁的服务器都在诉说着一个真理:科技与自然的和解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东江湖数据港用冷湖效应证明,最前沿的数字文明完全可以建立在最原始的生态智慧之上。当全球科技巨头还在为数据中心能耗焦头烂额时,中国工程师已经找到了一条兼顾效率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或许就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长征最动人的注脚。

▲雾漫小东江

百年郴州,是一部写满精神密码的史诗。从湘南起义的星火燎原到脱贫攻坚的鱼水情深,从东江湖的生态觉醒到数据港里的科技长征,这片土地以永不停歇的突围姿态,将红色基因锻造成跨越时空的精神坐标。当“半条被子”的温暖照进沙洲村的振兴实践,当711矿的核工业记忆激活文旅新场景,当湘昆的水袖舞出文化自信的弧光,郴州用行动证明:信心的力量,既在历史深处奔涌,更在时代潮头激荡。

解码这座城市的成长密钥,可见三次历史维度的跃迁:从“破”到“立”的突围智慧——湘南起义打破旧世界桎梏,乡镇企业突破计划经济藩篱,锂电产业冲击全球价值链;从“取”到“予”的价值重构——人向一湖水的索取转向东江湖的生态反哺,蝶变为文旅馈赠;从“守”到“创”的文明进阶——临武鸭从舌尖滋味升维成技术标准,湘粤古道在自贸区焕发数字丝路新机。每一次转身,都是对初心的再淬炼,对使命的再奔赴。

今日郴州,正以山水为卷、科技为笔,书写老区新篇。东江湖数据港涌动的冷湖效应,冷却的是服务器热量,沸腾的是创新热血。这座城市将湘南起义的冲锋号化作新时代的进行曲,让每寸土地都成为精神火种与时代蓝图的共生体——这是属于郴州的信心辩证法:历史从未退场,未来正在生长。当百年奋斗凝成跨越山海的基因链,湘南大地终将以永动的突围之力,在时代坐标系上刻下更深的“郴州刻度”。 

作者单位:郴州理工职业学校实践基地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周慧

三审 | 黄华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