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塑造文化吸引力——“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拓宽游客了解视野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红军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7-08


这是深圳游客张瑜郴州之旅的意外收获——

北湖公园南门口,在“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季度获奖作品图文展前,手机轻轻扫码,美文跃然屏上,张瑜细细品读起来。

“多亏了这些作品,让我们这些外地游客能够了解到郴州的内涵,尤其是其历史之美、文化之美。”张瑜激动地说。

……

“在字里行间,有这片土地的千年文脉,这最打动人心。此次文学大赛,拓宽了游客了解郴州文化的广阔视野,为游客深度了解郴州风土人情提供了独特视角,将极大推动郴州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这是读者的共同心声。

游客从中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千年文脉

一个汉字一座城。“郴”字独属郴州,自秦建郡县以来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

漫步千年古城,探寻千载文脉。

“在这次文学大赛中,从骡马古道到苏仙跨鹤,从昌黎经此到霞客历郴,众多选手把郴州历史文化融入自身作品中,为游客了解郴州千年文脉打开了一扇窗口。”对文学大赛十分关注的雷超如是说。

文学里也有博物馆。

郴州市涌泉小学四年级160班学生全孝笑把博物馆写进《晋简墨香更识“郴”》。邂逅博物馆,邂逅千年晋简,练字孩童满载而归,游客亦是受益匪浅。

“在日复一日的临摹中,我在方寸之间叩问西晋历史之光”“在一撇一捺、一笔一画中,我领悟着简牍书法‘绝唱’”……400余枚西晋简牍,以方寸之白,书千年风骚,堪称“百科全书”“简牍绝唱”。“郴州,我的家乡,不仅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是汉字演变的‘见证者’!”作者感叹,读者感悟——墨香里的晋简,是祖先留给这座城市的宝贵文化血脉。

蔡伦造纸,是历史,也是传奇。云南艺术学院学生邓龙舟创作的《故园札记:褶皱里的桂阳年轮》,融历史于现实,在《最炫民族风》的旋律中听见蔡伦造纸的捣拈声。“这是照着蔡伦墓出土的汉代铜镜纹样画的。”糖画老人的铜镜糖画,镌刻着蔡侯造纸的历史之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小就爱周敦颐的《爱莲说》的郴州市九中学生何姝瑾,以《爱莲湖畔悟清廉》追寻历史。一代廉吏周敦颐“三仕入郴”,兴教育、倡廉政,风骨刻在这片土地。

爱莲湖畔,廉风浸润校园。郴州市苏园中学298班班主任、语文老师温华香表示,自文学大赛启动以来,班上的学生踊跃参赛。孩子们以细腻的笔触,在描写郴州的山川湖泊的同时,叙述了郴州的人文古迹,扩大了文化传播范围,让更多游客感受了郴州历史文化的魅力,也激发了他们对郴州的向往。

游客从中读懂了这片土地的红色文化

红色,是郴州这座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挥洒热血,邓中夏、黄克诚、萧克、邓华从这里出发,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建设作出不懈努力。

“我是沙洲的孩子,胸前的红领巾迎风飘扬。当国歌响起,‘我们万众一心’,不是一句空洞的歌词,半条被子的故事,是它的注释。”湘南学院附属小学学生何虹毅给读者带来《沙洲的孩子》,把“半条被子”的故事讲得很燃。

沙洲村,一拨又一拨游客从“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走出,原市委派驻沙洲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谭诗华迎了上去。

“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朋友分享的《沙洲的孩子》后,我深受触动,随即与家人一同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前往沙洲的旅程。其实,我们一家早就计划来此,一睹沙洲的风采。”来自广东省韶关市的游客李黎明告诉谭诗华。

“除《沙洲的孩子》外,还有不少关注沙洲村的。对这些写沙洲的作品,我十分关注,读了又读。毕竟,我在沙洲村驻足了1461个日夜。”谭诗华表示,“通过这些作品,让更多游客了解到红色沙洲的红色故事,对红色沙洲的红色旅游将是一个很大促进。”

苏仙岭上的松树,你可记得那些年、那些事?

“请战有功当年临潼以后谏,爱国无罪此日南冠作楚囚。”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学生冯之惟的佳作《苏仙岭寻迹:松树记得那些年》,通过对古松树发新芽的生动描写,刻画了将军们忠勇不屈的精神,而这正是这片土地的坚韧与坚定的象征。

郴州市六中学生雷惠雅,这个故事讲得好!

“有一种花,像君子一样直立不曲,胜而不骄,坚强刚毅,它就是花中君子‘君子兰’。”雷惠雅在《红色土地上的君子兰——王淑兰奶奶的革命故事》一文中,深情讲述了王淑兰反穿草鞋、辣椒取暖、绘制抗日漫画等鲜活故事。少年的笔下,王淑兰就像永不凋谢的君子兰。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711矿“矿二代”、退休职工易胜清对文学大赛关注有加。“从《711矿:无声史书里的热血篇章》到《铀火淬魂:711矿里的青春丰碑》,从《老矿长的故事》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矿山精神励我前行》,全景式呈现核工业奠基者的热血征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对游客来说,读了这样的红色故事,谁不被打动?谁不想来亲身体验?”他说。

鲜艳的红色,是这片土地永远鲜活的根。红色传承的滋养,让郴州的绿水青山更加生机勃勃,充满了无限期待。

游客从中体悟了这片土地的都市传奇

郴州,是古朴的,也是现代的。

2025年4月,上海游客李明在郴州长卷邂逅了“变废为宝”的都市传奇,也邂逅了《游园惊梦》的湘昆雅韵。

“之前,我看到了一篇文章《一曲湘昆美郴城》,从中知道了湘昆,很想听一曲。这一趟郴州之行,没想到还真的过了‘戏瘾’。”李明说。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郴州市第四中学副校长邓仁刚以《一曲湘昆美郴城》,写下非遗湘昆的古老雅韵,也写下南方小城的都市传奇。

郴州长卷,作为郴州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的典范之作,精心策划了“非遗集市”,为八方游客奉上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大餐。

雷超在参赛作品《我的家乡是郴州》中这样写道:“2023年,郴州成功承办了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高椅岭、裕后街、北湖水月、莽山国家森林公园、苏仙岭、万华岩、阳山古村、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仰天湖大草原等一众景区随之火爆出圈,郴州旅游迎来了热辣滚烫的黄金时代。”

邝梓涵创作的《以青春之名为郴州代言——山水与热土交织的故乡诗篇》中如是说:“昔日‘有色金属之乡’正变身‘矿晶之都’,那些曾被视为废料的萤石、方解石,经过工匠雕琢,成了矿博会上惊艳世界的艺术品。 更让人骄傲的是家乡的生态答卷:地热温泉年节煤量相当于再造3座莽山森林,‘水世界+民宿’的全域旅游模式吸引着八方来客。”

郴州八点半,夜空最闪亮。

夜后裕后街,摩肩接踵的游客在与美食邂逅的同时,也体验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时尚。

在参赛选手的笔下,裕后街作为郴州最古老的街道,其古朴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极大地激发了游客探索都市郴州的好奇心。

“郴山郴水,其实就是一部书。而这次文学大赛,就是要找到一种打开它、阅读它、体验它的方式。这其实也是在探寻传统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核。”郴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王琼华表示。

写裕后街,王琼华写下了一段“奇缘”。一次,来郴州旅游的东莞梁姓同学非要父亲陪其游裕后街,缘由就是在东莞市一次语文考试现代文阅读中,出的题目正是选自王琼华创作的裕后街微型小说《那年头的小九九》。

“我的一篇微型小说,尚且能让游客记住裕后街,何况这次文学大赛呢?描写现代郴州与都市文化的作品众多,它们对游客心灵的触动自不待言。”王琼华说。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郴山郴水皆有情,一城文脉醉山河。笔下流淌,纸间跃动,这座城的文化魂魄与内在气质,成为了你我永恒的依恋,也是游客心中最美的风景。

山水画卷,郴州相见!最深藏的,也是最温暖的,最动容的!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