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湖区保和瑶族乡小埠村10余户村民子女金榜题名却主动不办升学宴的消息,传递出一股清新之风。(8月9日《郴州日报》)
这是北湖区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和为“人情债”减负方面成效的生动缩影。其背后,折射出破除陈规陋习的坚定决心、培育文明新风的务实探索,更蕴含着对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这一治理规律的深刻把握。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曾让不少群众苦不堪言。名目繁多的宴席、水涨船高的礼金,不仅掏空了百姓的钱包,更在无形中扭曲了价值观念。当仪式感让位于排场,情感表达沦为金钱攀比,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被冲击,淳朴的乡风民情被侵蚀,甚至为个别党员干部借机敛财提供了土壤,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其害在经济负担,其弊在社会风气,其忧在价值导向。破除这一积弊,是为民减负的迫切需要,也是净化社会风气的必然要求。
移风易俗,绝非简单的“不准办”,其核心在于革除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旧观念、旧习惯。要从人民群众愿接受、易实施、能见效的措施入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常抓不懈。北湖区指导各村(社区)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引导村民拒绝“高价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各村将移风易俗要求写进村规民约,以具体实在、操作性强的“硬规定”保障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新风的执行。同时,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文明家庭评选等方式,春风化雨般浸润人心,让节俭理念、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生根发芽,实现了“软引导”与“硬约束”的有机结合。
移风易俗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党风政风的引领是关键。北湖区纪委监委对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严格落实婚丧喜庆事宜“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跟踪”全链条管理,划出清晰红线,扎紧制度篱笆。此外,采取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形式,对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通报,形成强大震慑,从源头上防止特权思想和腐败行为。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自觉抵制铺张浪费、带头践行新风尚,其榜样作用胜过千言万语,是推动移风易俗的无形力量。
红白喜事作为重要礼俗文化,承载着情感寄托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意义。简办不是简单的减法,而是对仪式本质的回归。当仪式既能承载传统精髓,又能体现时代精神;既能表达真挚情感,又不造成过度负担,我们的礼俗文化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李造雄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