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时政 > 正文

芙蓉国评论|以家风“正”气,筑廉洁“长”城

作者:谢馨莹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13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家风不仅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更是党风政风的“晴雨表”。在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家风建设,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需多方发力、久久为功。

溯文化之源,承红色之脉,夯实家风根基。家风的厚度,源于文化的深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风建设始终是修身齐家的核心命题。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排序,到“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家风不仅是家族传承的纽带,更是社会伦理的基石。这些文化基因中蕴含的克己奉公、公私分明等理念,与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为新时代家风建设提供了精神锚点。红色家风作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标识,更是将革命理想与家庭责任融为一体。它打破了传统家风的宗族局限,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纳入家庭伦理,形成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境界追求。这种以党性为核心的家风,超越了血缘亲情的羁绊,构建起更崇高的精神坐标系。党员干部需将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红色基因的底色相结合,让家风既有历史的温度,又有时代的高度,从而真正筑牢思想根基。

明修身之责,尽齐家之道,践行家风准则。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本质是党性修养在家庭场域的延伸。这要求党员干部必须以“慎独”之心修身,以“慎微”之行齐家。修身是齐家的前提。党员干部若自身品行不端,便难以正家风、树家规。唯有始终以党纪国法为镜,在权力面前保持清醒,在诱惑面前坚守底线,才能以自身的“正”引领家庭的“清”。齐家是修身的延伸,对家人的“严”实则是对家庭的“护”。纵容亲属搞特殊、谋私利,看似“顾亲”实则“害亲”,最终只会让家庭沦为腐败的温床。真正的家风建设,是用原则划出公私界限,用规矩守护家庭正道,让“公权姓公”成为家庭共识,让“廉洁齐家”成为行动自觉。

筑制度之笼,聚监督之力,净化家风生态。家风的养成,既需内在自觉的“软约束”,更需制度监督的“硬保障”。从“家族式腐败”的深层成因看,缺乏约束的亲情很容易异化为权力寻租的工具,这就要求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家族式腐败,通过通报典型案例、编印忏悔录等方式,用“身边事”警示“身边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将家风建设纳入制度轨道,让“家风正”成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尺,形成常态化的刚性约束,才能倒逼党员干部主动涵养优良家风。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紧盯裙带关系、利益输送等风险点,对苗头性问题及时预警,以此防微杜渐、阻断腐败链条。将家风建设与廉洁文化建设相融合,营造“崇廉尚洁”的社会氛围,让廉洁家风从“党员责任”转化为“社会共识”。只有制度约束与文化浸润双管齐下,才能构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家庭防线,让清廉家风成为社会风尚的主流。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风气建设的关键环节。唯有传承优良家风、以身作则示范、强化制度监督、加强宣传引导,才能让清正廉洁的家风成为党员干部的标配,以家风“正”气,筑起抵御贪腐的坚固“长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审 | 谢莉娜

二审 | 陈红军

三审 | 肖勇

编辑:谢莉娜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