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湖南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秸秆综合利用、畜禽污染防治作为农业农村领域三大重点工作,这不仅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任务,更是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关键举措。推进这三大重点工作,需从全局着眼,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以制度为基、科技为翼、人才为本,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深化制度机制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过渡期的重要任务,其核心在于建立健全长效制度机制。今年是过渡期的收官之年,这项工作并非简单的政策延续,尤其需要关注监测帮扶、产业联动和稳岗就业等关键环节。通过加强动态监测平台建设,精准评估帮扶成效,核实风险预警信息,能够有效防范返贫风险。同时,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增强脱贫群众获得感,加大对返乡回流脱贫人口的监测帮扶,确保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稳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要坚持市场化思维。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更要坚持市场和群众主体作用,做到群策群力,不断盘活乡村资源资产资金,确保建成的项目、发展的产业在市场上能得到认可,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唯有夯实制度基础,才能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平稳过渡,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污染防治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两大关键,其突破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当前,一些农业废弃物之所以难以回收利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堵在了“半路”。以畜禽粪污为例,转化成有机肥就近还田消纳,技术上并非难事,但从实际操作看,收集、转运、堆沤发酵等诸多环节,离不开配套的设施设备和服务主体。打通这些环节,要加大上下游统筹衔接力度,分区域、分作物推广适用技术,因地制宜分区推进收储工作。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应推进以肥料化利用为主导,饲料化利用和能源化利用为辅助,基料化利用和原料化利用协同发展的多元高值化利用模式。科技赋能不仅解决技术难题,更通过全链条、各环节的补贴和支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强化人才创新驱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秸秆综合利用和畜禽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工作,必须紧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涉及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重点领域的话题,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创新的引领。根据各地实际打造队伍,让更多农民参与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是推进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的关键。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本土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特别是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领域,需要专业化服务主体和技术人才。在创新驱动方面,要求我们在管理、政策和技术三个层面统筹合力,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从根源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农业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以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总之,推进湖南农业农村领域三大重点工作,是一项关乎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需以全局视野统筹谋划,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要坚持以制度创新筑牢根基,以科技创新驱动转型,以人才振兴激活内生动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新格局。面向未来,县乡两级应持续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将巩固脱贫成果、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治理有机结合,使农业农村现代化成为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在三湘大地上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壮丽画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鲜活有力的“湖南样本”。
一审 | 邓金秋 见习编辑 胡云可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