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背后的故事丨文学是承载爱与记忆的容器

作者:郴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慧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08-28


阳光透过北湖公园老樟树的叶隙,洒在楚靓和儿子的肩上。那一瞬间,她仿佛看见了20多年前的自己,正被父亲高高举起看孔雀开屏。如今,她以文字为舟,载着记忆回溯时光,而这一次,她的身边多了一位同行者——丈夫李华。这对夫妻共同参加了“郴山郴水郴情”青少年文学大赛,用文字书写对家乡的眷恋。

楚靓是华府小学的语文教师,在参赛作品《这就是家的念想》中,她以细腻温柔的笔触记录了童年的幸福。“小时候每到周末,父母就会带我去北湖公园玩。那时候入园还要买1元的门票,我最喜欢那里的水泥滑梯,不需要再买票,可以一遍遍地玩。妈妈专门为我学做烧鸡公这道菜,就为了帮助青春期的我长个子。”回忆起往事,楚靓的眼中闪着温暖的光。

母亲为学做烧鸡公被油烫伤的手背,父亲张开双臂在滑梯尽头等待的怀抱,这些细节不仅是一个女儿的回忆,更是一位母亲如今的领悟。“养儿方知父母恩。”楚靓感慨道,“现在我自己有了孩子,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当年的心情。以前觉得他们唠叨,现在我却成了那个唠叨的人。”

楚靓的丈夫李华则以一条“路”为载体,书写了30年来的乡愁与成长。李华在北湖区融媒体中心工作,他在参赛作品《路》中记录了从月峰村求学到冰灾徒步回家的经历。这条路,不仅是地理上的归途,更是心灵上的归宿。“家乡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港湾。”李华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这片土地滋养了我,也塑造了我。”

夫妻二人一同参赛,成为彼此作品的第一读者。楚靓是城里长大的独生女,李华则是从月峰村走出来的农村孩子。他们聊童年、谈家乡,分享那些从未如此深入交流过的往事。文学大赛成为了难得的契机,让夫妻俩在日常琐碎之外,有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他们讨论文章的立意,推敲字句的表达,在彼此的建议中完善作品,也在相互倾听中加深理解。楚靓说,通过这次创作,她终于明白了丈夫为什么总带着她和孩子回月峰老家,“他是想让我和孩子知道他的根在哪里,他为什么会成长为现在的样子,农村人身上的那种淳朴、厚道的品质应该在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传承下去。”

作为语文教师,楚靓希望自己的文章能让学生们看到讲台上老师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了解老师也是从他们那么大成长起来的。她更希望同学们学会用文字记录身边的美好、情感的触动,同她一样相信文学的力量——承载记忆,传递情感,连接过去与未来。

北湖的水依旧清澈,倒映着三代人的笑脸;月峰的路越发宽阔,连接着游子的归心。在李华和楚靓的文章中,回乡路上飘扬的尘土、北湖公园清脆的笑声,串联起郴州人共同的情感记忆。那种对故土和家园深沉的爱,不仅成为他们一家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定格为城市历史中一帧温馨的图像。

一审 | 曹琛
二审 | 张明
三审 | 李造雄

编辑:段王洁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