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渐起,一条被子,一分两半——一半留在了沙洲亲人身边,另一半则随着三位女红军踏上了漫漫征程。
“等革命胜利了,我们就回来看你们!”三位女红军的话,久久在观众耳畔回响。
“我在沙洲天天等、月月盼、年年望,已经等了她们好久啦……”聚光灯下,徐解秀老人抚摸着手中的被子,牵挂着久别的红军姐妹。
《等你在沙洲》演出落幕,观众闪动的泪光中,灯光亮起,一时全场掌声雷动。
剧中与现实一样,徐解秀老人用一生守望一句承诺的长久等待,只为那份战火中结下的鱼水缘。
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934年11月的寒雨中,三位女红军在沙洲村剪下半条被子分给老百姓。这份温暖穿越90余年时光,仍温暖着这片红色土地。
在这里,长征路上《出路在哪里》文告,泛黄的纸张里倾诉着对人民的深厚眷恋;在这里,“一张借据”里,藏着艰难岁月中红军与百姓间的鱼水深情;在这里,连续91年,泉水镇的钟文瑶家,五代人接力为无名红军首长扫墓,共同守护着那段红色记忆……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半条被子”,恰似共产党人初心的生动写照,映射出党和人民间深厚的血肉联系。
沙洲村村民朱小红,是徐解秀老人的后人。从小,他就听奶奶讲着“半条被子”的故事长大。
“这部音乐剧好像把我带回了奶奶的时代。1984年,罗开富记者来找奶奶的那一刻,我经历过,很感动。”朱小红说,“她抱住记者,一下就哭了,以为是红军回来了。”
半被暖了百姓心,沙洲永结鱼水缘。徐解秀老人一生都没有忘记这份温暖,如今,沙洲村里温暖延续。朱小红一家的感受尤为深刻。
从“半条被子”到幸福日子,朱小红亲眼见证着身边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家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我脱了贫,还在2017年红色旅游火起来时,抓住机会开了土菜馆,2019年就有十多万元的收入了。去年春节,我还搬进了幸福新村的新房子。”他脸色红红的,笑弯了眼睛。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一组数据,见证着沙洲村的蝶变:2024年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5万元,较2020年增幅达67%,村集体经济达到129万元,较2020年增幅达130%。
借得东风好扬帆。站在新起点上,从沙洲到郴州,“红色热能”持续喷涌,大步向着幸福生活奔跑。
一审 | 曹琛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黄华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