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禾县西溪村的青山绿水间,“95后”村支书谢俊雄的返乡路,是一场青春与乡土的双向奔赴。
2021年,当同龄人涌向城市时,他毅然返乡,以实际行动回应关切与质疑。
面对“年轻人难担重任”的质疑,他带着笔记本遍访村民,把“村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刻进心里。几年来,5600米灌溉水渠润泽良田,8200米村道畅通乡间,村集体收入三年间从3.5万元跃升至20.8万元,西溪村也实现从普通乡村到“省级卫生村”的美丽蜕变。
这位年轻支书的“十八般武艺”,为乡村注入了全新活力。他是“暖心厨郎”,提着菜篮为空巢老人做暖心饭,带动全村掀起敬老风潮;他是“圆梦使者”,收集149个留守儿童的“微心愿”,用“四点半课堂”助力他们成长;他还是“网红支书”,操着亲切乡音直播带货,让西溪玉米、嘉禾辣椒酱成为线上爆款,年增收8万元,并吸引青年返乡组建电商团队。
“乡村振兴既要脚踏实地,也要玩转新潮流!”谢俊雄说。
与此同时,在桂阳县仁义烟站,“85后”新烟农郭兴明满脸喜悦地算起“丰收账”:“今年种了81亩烟叶,亩产高达370斤,收入60多万元!”曾在外从事快递行业的他,始终心系家乡闲置的土地。
去年,他在政府和当地烟草站的帮扶下,开辟荒地种植烟叶,订单种植模式和“保姆式”技术服务坚定了他的务农信心。
如今,他流转土地一百余亩,创办桂阳县山河明兴家庭农场,打造集种植、养殖、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基地。通过参加农业技术培训、改进种植技术,农场实现机械化大规模作业,不仅提高了效益,还解决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政策好、技术强,种田一样有奔头!”郭兴明的信心,正是无数“新农人”扎根乡土的真实写照。
从谢俊雄的“青春之笔”到郭兴明的“丰收账本”,从西溪村的“蝶变之路”到家庭农场的“多元经营”,一个个生动故事勾勒出人才返乡创业的蓬勃景象。
一审 | 谢莉娜 见习编辑 胡云可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刘红亮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