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清晨,阳光透过丹霞地貌的缝隙,洒在一线
一辆载着20多名外地游客的大巴车,沿着蜿蜒的一线
▲一线天公路
永兴县便江街道锦里村村民曾庆立和伙计们,早早来到一线天景区码头,准备竹筏,等待游客。曾庆立说:“两年前,这条路还是村民心中的‘烦心事’,现在大巴车都能开进来了,我们收入也不错。”
曾庆立的“烦心事”,也是永兴县委、县政府着力破解的民生实事。2021年始,永兴县创新运用“共商、共建、共管、共养、共享”全周期管理体系,像一剂良药直达“病灶”,靶向治疗民生“堵点”和发展“痛点”。
如今,一条条美丽的农村公路宛如灵动纽带连接永兴城乡,串联起便江两岸旅游景点和田园乡村,成为激活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勤劳的永兴人民脚踏实地感受泥土的温度与力量,山水间升腾起袅袅炊烟。
解码赋能乡村富
谈及永兴最大的变化,永兴人由衷地说:“近几年,我们这里变化最大的就是路,
2022年,书院路变身网红路,停车青布滩,坐看云起时,成了永兴人的诗与远方。
▲书院路
村民刘淑霞看准商机,在青布滩码头小广场以每年6万元租金租下场地,做起露天烧烤生意。对于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家人的生活,她很满意:“收入不错,旅游旺季一个月纯收入有2万余元。”
对村里老人来说,青布滩码头也提供了家门口挣钱的好机会。傍晚,村民从地里采摘的新鲜果蔬,成了在这里休闲散步人群的最爱。
“以前,每天凌晨4点就要起床摘菜,赶最早的公交进城去卖,非常辛苦。如今,家门口卖菜省时省力,赚得也多。”60岁的村民曾丙娥开心地说。
20年前,村民黄永飞租下村里一处闲置房屋,经营“天上人间”农家乐,见证了该村境内农家乐餐馆因路而兴、因路而衰,再到因路而火的变迁。他说:“随着书院路的华丽变身,农家乐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五一’假期每天能接到10桌客人。”
“五共”就像一把钥匙,破解了发展桎梏。
路好了,村子成了“风景线”,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迅速催生农家乐、民宿经济等农旅融合业态,还让村民自家农产品卖上好价钱。
路好了,资本也来了。“我们把村里闲置地块、房屋、旧学校全部盘活,农家乐、民宿从原来3家增至11家,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去年突破50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2万元。”便江村党支部书记彭先清高兴地说。
农村公路建设核心驱动是激活、带动产业;建设成效最终体现在群众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为实现让老百姓种植养殖的农副产品运得出、卖得好,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永兴县以‘五共’体系为抓手,完成农村公路26条,全长53公里,新建资源产业路72条,全长110公里。”永兴县农业服务中心刘积河说。
资源产业路精准对接一个个果园基地、农旅产业综合体,是连接田间与市场的“黄金通道”。锦里村大多数冰糖橙基地实现标准化种植,产品半小时直达永兴县城,物流成本降10%以上。
铜西路的提质改造使沿线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年产值从50万元跃升至200万元,带动50余户农民增收。
2024年,永兴县便江街道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5.382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8.6%、8.9%、9.1%。
全县农村公路带动沿线农业产值增长1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8:1。
路通景开文旅兴
便江岸边,一座徐霞客雕像静静伫立,仿佛凝望着悠悠江水,思绪万千。婆娑树影间,掩映着永兴徐霞客出游里程碑,蜿蜒的路线图在山水间延展。
韩愈五过便江,留下“昌黎经此”手迹石刻。
这里,还有纪念汉代王陵、周勃、樊哙千里凭吊义帝的三侯祠。
大自然的馈赠,人文景观的加持,使永兴县拥有令人艳羡的旅游资源。交通瓶颈让这些“金窝窝”长期“待字闺中”,永兴县守着“金山银水”却难以变现。“这条路承载着太多人的期盼!”锦里村村民曹文芳道出沿线群众心声。
“五共”落地,曹文芳的期盼得以实现。
“今年龙舟赛
2022年,原本在缅甸投资兴业的李昊翰回到家乡创业,他以徐霞客文化为核心,成功将东头野渡打造为“徐霞客文化村”,成为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景点。
今年暑期,
截至8月,
北京市瀚海星辰旅行社负责人蒋淑华慕名来永兴踩线,她从便江龙华山码头,登上今年初新开通的“昌黎号”新能源旅游客船,逆水行舟,龙华山、千年古樟、安陵书院、象山、侍郎坦、一线天等景观尽收眼底。蒋淑华赞叹道:“便江沿线文化底蕴深厚,风景如画,一到这里感觉如获至宝,我会尽快把北方客人带来这里。”
“开通‘昌黎号’就是为了加快徐霞客便江游、中国银都古村游、美丽乡村休闲游三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全力打造大湘南休闲康养生态旅游精品区,持续唱响‘碧水丹霞·璀璨银都’永兴文旅品牌。”永兴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张旭介绍。
路的意义,远不止于“畅通”。
它串联起湖南省第一块徐霞客出游里程碑、弘祖书院、徐霞客文化墙、徐霞客雕像等一系列文化地标,也把“中国银都”“大将故里”风姿展示得淋漓尽致。
2024年10月1日,永兴县“马三”公路提质改造后,黄克诚故居重新开放,永兴县纪委监委着力打造的清廉建设品牌,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党员党性教育重要基地,一年来接待党员干部、群众10万余人次。
“中国银都”文创园开发建设成功,被评为湖南省工业旅游示范点,极大促进白银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白银产业升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至今完成销售收入近10亿元,接待游客480余批次。
1月至8月,永兴县预计接待游客350.04万人次,同比增长9%,游客消费35.87亿元,同比增长8%。
人稠物
从“行路难”到“通四方”,从“景点散”到“全域游”,永兴县公路建设实现华丽转身,构建起“路通—景活—民富—产业兴”的良性循环。
投资3亿元的山水银都大酒店项目,预计2026年春节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将填补永兴县高端酒店空白;
投资722万元的板梁古村文保修缮项目,预计10月竣工;
投资200余万元的便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
成功引进浙江湖州莫干山、温州客商开发建设双桥水库景区、青布滩民宿聚集区,协议总投资4亿元。
永兴县多个文旅项目全速推进的同时,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永兴县城航拍
1月至6月,永兴县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4.54,增长3.51%。我市唯一的粮食生产省级万亩示范片在永兴建成,县农业农村局全流程提供技术服务,全县早稻平均亩产415.5公斤,同比增加12.5公斤,增长3.1%。
招商引资“精准发力”,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引擎”。
永兴县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围绕“311”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善招商图谱,梳理重点对象。1月至7月,该县新引进投资额2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1个,签约投资总额139.27亿元,总量全市第二。稀贵金属产业链成功签约云锡锡锭及稀贵金属综合回收项目、江铜宏源与鹏琨环保合作项目等12个。
1月至7月全县工业投资增速达23.3%;永兴经济开发区完成规模工业产值365.3亿元,同比增长21.17%。
聚焦“扩内需、促升级”,打出消费提振“组合拳”。
今年,永兴县多点发力,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群众受益”工作局面,举办“消费品以旧换新”等重大促销活动,1月至7月累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2亿元,同比增长6.6%。
“我们成功引进抖音集团打造银制品产业带,带动培育新商家22家,银制品销售2.7亿元。”在人社等部门政策资金支持下,回乡创业的90后青年李源在中国银都文创园成功创建电商产业园,销售永兴银制品,带动一批回乡大学生在网上“淘金”。
今年,该县持续开展“湘商回乡”“大学生拎包创业”计划,年内新增返乡创业主体累计达10486个,带动就业48187人,撬动投资总额超5亿元。
从实施“五共”体系对农村公路提质,到一、二、三产全面发力,再到政务便民、老旧小区改造、教育、就业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上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永兴县全面落地。当前,永兴县又推出“全民守护安全行动”,既传递“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鲜明态度,更是筑牢安全底线,守护人民安全的实际行动。
路通了,心近了;烟火旺了,日子甜了。
永兴县以交通建设为“金钥匙”,解锁“民富、村兴、业旺”共富密码,背后是政府与群众的“双向奔赴”;岁月的车轮驶过,带来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生机。
一审 | 谢莉娜 见习编辑 胡云可
二审 | 张明
三审 | 刘红亮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