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芙蓉国评论 | 安仁把民生答卷写在乡野间

作者:陈婷婷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0-31


清晨的神农百草园,气象观测设备正实时追踪枳壳的生长数据,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科技赋能的微光;午后的承坪乡山下村,村道旁的文化广场上,老人带着孩童嬉戏,新安装的路灯在阳光下泛着暖光。从“南国药都”的千年底蕴到乡村振兴的鲜活实践,安仁正以“药脉”串起“民脉”,在湘东南大地上书写着产业兴旺与民生幸福共生的答卷。

振兴的根基,扎在民生痛点的破解处。曾几何时,破损的县道让农机“寸步难行”,枯水期的河溪让村民“望水兴叹”,漆黑的村道让夜晚“出行犯愁”。如今在安仁,这些民生堵点正被逐一打通:华王乡仅用13天就修复了坑洼的X034县道,种粮大户肖玉健终于能让农机顺畅进出田间;金紫仙镇赤滩村投入96万元建成千人供水工程,2000多名村民告别了靠河溪取水的日子,邱安球拧开自来水龙头时的笑容格外真切;永乐江镇东周村的31盏新路灯照亮了1.8公里主干道,2000多名村民夜间出行再不用“摸黑赶路”。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项,这些看得见的变化,正是安仁以民生为导向的生动注脚。

振兴的脉络,连在特色产业的升级中。作为“神农故郡、南国药都”,安仁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核心抓手,如今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30万亩,构建起“1+3+N”产业体系,全产业链年产值达35亿元。更难得的是,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让“老药都”焕发新生:神农百草园内的专业气象设备精准调控墒情,使枳壳坐果率提升超20%,2024年旱季的人工增雨作业更是保障了10万亩枳壳园稳产;湖南华夏湘众药业借助气象预报精准安排采收,让黄精饮片经3次冲泡仍保持高溶出率,加工效率提升12%。而总投资1334万元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仅用6个月就建成投产,年育苗能力可满足油菜3500亩、水稻4500亩的生产需求,还为女性群体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从田间到车间,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赋能,药香里飘出的不仅是产业活力,更是百姓的增收希望。

振兴的温度,暖在城乡共治的细节中。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域协同的系统工程。在承坪乡山下村,驻村工作队用近百天的“地毯式”走访,写下厚厚的民情日记,既帮匡大爷联系专家稳住了风湿病,又为养殖户解决了饲料采购与销路难题,还完善了139名65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档案;在产业发展中,当地既推动烤烟种植亩均产值提升500元,又打造狮子岭丹霞景区,让村民靠着农家乐、土特产销售实现“在家门口增收”;在文化建设上,13个新建或改扩建的村级文化广场成了群众的“欢乐天地”,龙海镇的“村BA”篮球赛场场爆满,灯光下的热闹场景正是乡村活力的最好证明。更有“天帮忙・农机一键达”数字平台入选全国智慧农业典型案例,让“知天而作”的智慧服务直达田间地头。从健康守护到矛盾化解,从产业增收到文化惠民,安仁的乡村治理正透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精准与暖心。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早已融入安仁的土地,如今的安仁正用民生改善的实践延续着“为民谋福”的初心。从药田中的气象设备到村道上的明亮路灯,从车间里的提质增效到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每一处变化都在诉说着产业与民生的双向奔赴。这份写在乡野间、药香里的振兴答卷,必将在时光中愈发厚重。

一审 | 段王洁
二审 | 黄慧
三审 | 刘红亮

编辑: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