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一方面,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经验储备不足的痛点,群众对优质医疗、技术指导、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众多退休老干部、老专家怀揣专业所长与奉献热忱,却面临发挥余热的渠道不畅、平台不足等困境。永兴县的实践恰恰破解了这一供需矛盾,既让“银发财富”转化为发展动能,又满足了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精神追求。充分激活银龄力量,不仅能为县域发展注入经验优势与专业支撑,更能传承优良作风、凝聚社会共识,为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筑牢人文根基。
要让银龄力量在更广层面持续发光,须构建系统化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精准对接机制,像永兴县那样搭建人才库与服务站,摸清供需两端需求,实现“专业特长”与“发展所需”精准匹配。再者,要搭建多元平台,鼓励各地结合实际设立“银龄调解室”“科技服务站”等载体,让银发人才在政策宣讲、技术帮扶、民生服务等领域各展所长。同时,要营造尊重氛围,宣传银发人才的奉献事迹,让“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得到社会认同。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永兴县的实践为激活银龄力量提供了宝贵借鉴,当更多地方搭建起优质平台、完善好保障机制,必将有更多退休人才投身基层、奉献余热,让银龄智慧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书写更加绚丽的银发篇章。
(编辑:张倩佳 二审:张明 三审:肖勇)
查看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