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正文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重要指示为各地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郴州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作为湖南的“南大门”,当立足自身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转化为推动改革攻坚、扩大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在高质量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郴州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作为湖南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郴州始终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路径。近年来,郴州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便民利企举措,让市场主体活力充分迸发。有关数据显示,郴州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万户,其中外资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2%,这背后正是改革红利的持续释放。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郴州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重点产业集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依托毗邻大湾区的区位优势,郴州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开放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通过深化湘粤港澳合作,郴州打造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片区,吸引了一批大湾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新材料企业落户。同时,郴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依托中欧班列、跨境电商等平台,推动石墨、氟化工、农产品等特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这种“内外联动、双向开放”的格局,让郴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抢占了先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改革开放正是产业升级的“加速器”。郴州立足有色金属、新材料、文旅康养等优势产业,通过改革创新破解产业同质化、附加值低等问题,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在科技创新改革中,郴州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石墨负极材料、氟化工产品等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同时,郴州以开放眼光整合文旅资源,打造“山水画卷・郴州相见”文旅品牌,吸引大湾区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文旅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改革开放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郴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生态环境治理体制改革,建立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机制,加强东江湖、莽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同时,以开放合作引入绿色低碳技术和项目,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如今的郴州,森林覆盖率达67.7%,东江湖水质保持国家Ⅰ类标准,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郴州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对接大湾区、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产业升级、生态保护、民生改善中实现新突破。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