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 | 市政府 | 市政协 | 市总工会 | 北湖 | 苏仙 | 资兴 | 桂阳 | 宜章 | 嘉禾 | 永兴 | 临武 | 汝城 | 桂东 | 安仁
民生 > 正文

福城网评丨以制度为“盾”守护一湖碧水

作者:廖坤锐    来源:郴州新闻网      发布日期:2025-11-12


东江湖,既是一湖清水,更是国家战略水源地。近日,《郴州市东江湖流域水环境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正式出台,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东江湖保护正式步入“权责清晰、补偿有据”的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也意味着郴州在湖南乃至长江中游生态屏障建设中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表面看是谁受益谁补偿、谁保护谁获偿的利益平衡,深层看则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制度破冰。将水质达标、生态产品供给与财政资金、项目安排直接挂钩,既让保护者不吃亏,也让受益者不“躺赢”,为流域上下游协同共治注入内生动力。东江湖流域涉及资兴、苏仙、宜章等7个县市区,过去治理碎片化、责任模糊化、投入短期化问题突出。如今,补偿办法以水质为核心、以考核为指挥棒,用制度化手段倒逼各地转变“各扫门前雪”的惯性思维,形成“共饮一江水、共抓大保护”的共同体意识。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的关键在于科学。补偿办法突出绩效导向,把财政资金变成“节水阀”和“加压泵”。《办法》建立“水质对账、资金对表”的硬约束:对水质不达标的地区,实行“警示—约谈—资金扣减”的阶梯式处理;对弄虚作假、发生重大环境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补偿资格,坚决堵住劣币驱逐良币的漏洞。补偿资金全部纳入财政备案审查,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花多少、花在哪、效果如何,全程公开、全程审计,确保每一分钱都流向生态保护治理,让“好水”直接决定“好钱”,让罚单真正变成“动员令”。

东江湖的重要,不仅在于其Ⅰ类水质和23亿立方米蓄水,更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它是湘江枯水期补水主力,是长株潭城市群应急备用水源,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潜在调节库。可以说,守护东江湖,就是守护湘江生态经济带,就是守护湖南乃至长江中游的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正因如此,郴州此次出台补偿办法,不只是区域层面的“自选动作”,更是落实长江保护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湖南担当”。以制度之力守好“一湖碧水”,既是对上游地区发展权益的尊重,也是对下游群众饮水安全的承诺,更是湖南在全国生态格局中应尽的政治责任。

当然,制度落地仍需跨过考核细则、资金来源、跨区域协调等多重门槛。补偿标准是否动态调整、资金分配是否公开透明、上下游地区如何协同立法,都考验着治理智慧。下一步,既要加快配套技术指南、核算基准、绩效评估等文件出台,也要探索排污权、水权、碳汇交易等市场化补充渠道,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流域治理,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同时,应积极对接湘赣边区域合作、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把生态优势转化为招商优势、产业优势、竞争优势,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沿线群众致富的“聚宝盆”。

一湖碧水,万代基业。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从“各管一段”到“流域统筹”,生态补偿机制改变的不仅是治水模式,更是发展理念。期待郴州以办法实施为新起点,持续放大制度效能,让东江湖水质更稳、风光更美、百姓更富,为湖南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东江湖样本”。

一审 | 张倩佳  见习生 余丞林
二审 | 黄慧
三审 | 李造雄

编辑:张倩佳 见习生 余丞林
分享: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