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正文
“这个垃圾站新安装了压缩设备、排污管道、监控及新风除臭系统,过几天就能投入使用了!”11月12日,市城区寒溪南路公共垃圾站管理员史桃元望着焕然一新的站点,脸上写满期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今年初以来,市城管局、市环卫服务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启动市城区老旧环卫设施系统性更新改造工程,着力提升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的运行效率与环保水平。一系列环卫设施的提质升级,不仅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更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福祉的持续提升。

此前,建于2017年的寒溪南路公共垃圾站,长期面临设备老化、容量不足的困境。日均18吨的垃圾清运压力,时常导致垃圾堆积,刺鼻的恶臭让周边学生和居民苦不堪言。随着周边小区入住率不断提升,垃圾产生量进一步增加,这一民生问题愈发突出。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环卫服务中心启动寒溪南路公共垃圾站提质改造工程。改造后,垃圾容量提升至20吨,建筑立面、排污系统完成全面升级,新型压缩设备替换到位,同时新增新风除臭、高压冲洗及监控设施,站点功能实现全方位优化。
同样实现“华丽转身”的,还有市城区五岭广场附近的坪上组公共垃圾站。这座2014年建成的垃圾站,原本日均收集垃圾13吨,因垃圾量激增常出现夜间堆积如山的情况,且原有建筑存在结构安全隐患。今年,该站点启动提质改造,不仅将日均垃圾处理能力提升至25吨,还同步完成排水排污管网改造、附属设施修缮,并加装全套环保设备。

市环卫服务中心垃圾清运科科长王海峰介绍,这些公共垃圾站改造后,站点日均垃圾处理量大幅提高,有效缩短了垃圾暂存时间,缓解了高峰期转运压力;污水经过滤、沉淀等预处理后,统一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实现规范集中处理;新风负压除臭系统主动收集、净化臭气,异味控制效果显著。同时,监控设备的全面配备,实现了对垃圾站关键区域的全天候可视化监管,大幅提升了日常管理效率与应急响应速度。
“以前路过总下意识捂鼻子,现在太不一样了!”居住在市城区五岭新天地小区的刘女士,指着改造后整洁有序、无异味困扰的坪上组公共垃圾站连连称赞。
“今年对市城区及周边共76座公共垃圾站实施提质改造,目前已完成61座并投入使用,剩余站点改造工作预计11月下旬全部完工。”市环卫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蔡可兵表示,接下来将以“技术赋能提效、绿色低碳运营”为核心,构建“感知—调度—监管—优化”全链条智能化管理体系,推动垃圾清运从“人工经验驱动”向“数据智能驱动”转型;同时深化环保技术应用与流程优化,打造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现代化垃圾清运管理模式,为城市生态环境提质与智慧城市建设注入动力,持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审 | 曹琛
二审 | 陶子瑶
三审 | 肖勇
新闻热线:0735-2892485 广告:2893888 E-mail:master@czxww.cn 传真:2295893 举报电话:2886133 2893039
郴州新闻网投稿QQ群:60874409 民情直通车联络QQ群:281367893
郴州日报社 主办 地址:郴州市苏仙区苏仙北路24号
湘ICP备431003020001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