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提升政务“软环境” 打造营商硬实力

来源:郴州新闻网 2024-07-18 17:28:19

“来之前以为要花很多时间,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办好了。”日前,桂阳亮洲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颜国军来到桂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不到半天时间就完成了企业开办业务,满意地离开了办事窗口。

一套材料、一个窗口、一次办成……基于这样的初衷,桂阳县围绕打造一流营商政务环境,不断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实落地。

一流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流的政务服务。近年来,桂阳县聚焦服务企业,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倾力打造为企服务新生态,全力打造更优营商环境。

桂阳县按照“大专区、小综窗”的改革思路,桂阳县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了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24小时自助服务等4个专区,鼓励各进驻单位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后台综合审批。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整合部门资源,优化业务流程,推行服务全程“帮代办”,多部门联办事项实现“一站式”即时办理。

“原来是多个窗口叫号办理,现在是叫一个号,一个窗口就可以办理,对我们来说节约了时间成本,办事越来越方便了。”在真切体验了专区服务模式的高效便捷后,企业负责人于先生不禁感慨道。

此外,桂阳县还编制了《桂阳县政务服务“跨域通办”一本通》,与粤赣地区的11个县市区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共办理“跨省通办”事项3.8万余件。该县设立“帮代办”窗口,为企业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推出免费寄递服务和企业开办首套公章免费刻制,进一步降低企业费用;设立“园区事园区办”服务窗口,截至5月底,今年受理企业办件547件。

“办事效率高不高,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和群众最有发言权。”桂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朱元平介绍道,为全力提升政务服务行政效能,该县各窗口还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完善“红黄牌”和“好差评”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窗口无否决权”等服务制度,创新“差评”处置机制,将“好差评”工作与政务大厅投诉处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问题反馈、办件抽查回访等制度有机融合,建立上下联动、分级处置、强化整改、追责问责的新型监管机制。

桂阳县制定《桂阳县政务服务大厅窗口营商政务环境评议制度(试行)》,按照“一月一评议一通报”的原则,每月对各进驻窗口落实政务服务、工作纪律、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评议,同时强化结果运用,评议结果前三名授予红旗窗口,倒数第一名授黄旗窗口,并全县通报,以“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 

7月5日,桂阳县举行招商引资工作推进大会暨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112.6亿元。鼎新电子总部搬迁项目是此次签约的亮点项目之一,项目将东莞总部集成电路生产项目整体搬迁至桂阳县,拟投资 5 亿元,总部搬迁后,年产印制电路板由60万平方米增长到120万平方米,年产值10亿元人民币以上,年税收1亿元以上。

“桂阳县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府服务效能大幅提升,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谈及此次项目的落地,湖南鼎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金顺说。

“就拿办税这件事情来说,原来我们海外客户下的订单都是下给我们香港公司,再由香港公司转到东莞鼎新来生产制造,所以不是很便利,而我们自己对于办税这方面的知识也有所欠缺。通过桂阳县税务部门‘一对一’的指导之后,我们现在可以直接在这边结汇,所以现在海外客户可以直接下给我们湖南鼎新,通过直接结汇来增加便利。”

桂阳县办税服务厅成立线上业务处理中心,快速办理纳税人缴费人通过线上办税渠道申请办理的业务。扩展自助办税区,依托电子税务局等办税系统,实现200多项税费事项“全程网上办”。今年初以来,桂阳县税务局线上办税率达90%以上,累计人工处理线上业务13万余笔,按期办理率达100%,自助终端设备办理业务4500余笔,还积极落实178项“最多跑一次”清单,拓宽政务服务事项“容缺办理”覆盖面,纳税人资料报送同比减少30%。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政务环境,要以深化改革为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用好优化营商环境‘135’平台,持续深化‘五到’服务,开展‘两员’帮扶行动,最大限度为企业服好务。”桂阳县委书记巫初华表示。

今年1月至5月,桂阳县新引进2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13个,总投资129.32亿元,其中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投资22.52亿元,湘商回归项目4个,到位资金25.96亿元。

作者:通讯员 廖诗卉 谭芳勇 邓先治 编辑:谢莉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