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学了,很多家长松了一口气——总算不用与精力旺盛的熊孩子斗智斗勇了。可是对有的孩子来说,从轻松愉快、放飞自我的暑假模式切换到紧张的学习模式,他们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加上新学年新学科的增加以及课业难度的提高,让一些孩子心生抵触情绪,闷闷不乐甚至厌学。这种明显不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心理状态如果得不到缓解,就要警惕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
“开学综合征”需要教师和家长用心、用情去疏解。漫长的暑假,部分学生不合理、无规律的作息以及对暑假学习任务的敷衍,容易导致开学后产生失眠、头晕、疲倦等生理表现和焦虑、拖延、逃避等心理状态。为了让学生迅速“收心”,一些教师除了严格检查暑假作业,还会在开学之初就组织一场考试,并让家长在试卷上签字……这些做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缺少关爱关怀,加重了学生的焦虑与紧张情绪。笔者认为,在开学前两周,除组织学生参加学校开学典礼、开学第一课等集体活动外,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班会时间举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让同学们分享假期生活、课外书阅读心得、旅行见闻等,用满满的仪式感营造轻松活泼的开学氛围,缓解学生的紧张心情,消除学生对校园的排斥心理,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
遇到孩子发脾气不想上学,家长不要使用“你怎么这么不听话”“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你不想上学,想挨打吗”等攻击式的语言,更不能心灰意冷,任由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接纳孩子的情绪,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通过拍打枕头、画画、投篮等方式发泄,引导孩子理解并管理自己的情绪。孩子冷静下来后,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逐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物钟”;帮助孩子总结上学期做得好的地方,梳理不足和有待改进之处,鼓励和指导孩子拟订一份切实可行的新学期学习计划,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新学年有新的学科需要学习,作业也更有挑战性,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要抽时间多陪伴、多辅导、多鼓励,督促孩子按时完成每天的作业,避免拖延带来的负面情绪,让孩子从点滴进步中积累自信,快乐拥抱新学期。